1
不是所有为孩子奋斗的父母都配生孩子,这句话是我听到一对父子吵架的时候想到的。
吵架的是我们小区收废品的父子。
可能每个小区都有这样一个收废品的吧,他们长年累月承包着一个区域的废品收集,不得有其他同行插入。
我们小区的这个收废品的是河南人,姓周,大家都叫他“破烂周”。他驻扎我们小区二十年了,了解小区各家的经济状况、夫妻关系、甚至职位升迁等等。
小区的人对破烂周的了解是:他和老婆两个人在这里收废品,家里有三个孩子。他们收废品挣的钱不少,在老家早就盖了楼了。两个孩子都结婚生子了,还有个老三未婚,是个男孩,最近刚从老家过来,跟着“破烂周”收废品。
“破烂周”是个笑面虎,称废品的时候缺斤短两,但说话嘴特甜,总是笑眯眯和善的样子。
但“破烂周”的儿子却是高冷范儿,二十出头,长得清瘦,五官也很秀气,只是从来不笑,更极少说话。
只是我唯一一次听到他说话就把我惊到了!
2
那天我卖废品,因为太多,我在屋里收拾,他们父子俩在外面等着。
破烂周对儿子说:明天你就回吧,婚订了就赶紧结,早结早生娃。
儿子说:要回你回,要结你结。
破烂周恼了:犯什么浑,礼金都给了人家了,不结也要不回了。你要想在城里来,结了婚有了娃再出来。
谁都没想到儿子急了:像你们一样让我们哥儿仨有娘养没娘教吗!
破烂周真是怒了,用家乡话对儿子乱骂,意思是他们老两口整日在城里看人脸色鼓捣破烂,辛辛苦苦给他们三个盖了大房子,竟然还被儿子埋怨,还有没有天理了?
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竟然掉了眼泪:你以为生个孩子,给他盖个房子娶房媳妇就完成任务了?你们知道我们小时候心里多难过?被人打不敢还手,因为没家人给做主。想干什么都没人管,心里有多怕?你们知道我们三个有多少次都不想活了吗?我们宁愿不要大房子,也想有个爹有个妈!我二十了,见到你们的日子加起来没有一年,我们跟孤儿有什么区别?现在我回去生了娃,也像你们这样把娃留在家里出来打工吗?我宁愿打工有了钱再回家娶媳妇生娃,这样我的娃也有个家!
我被那个大男孩的话触动了,一直反复想着他的话和他眼里的泪花,然后就脑子里就冒出这句话:不是所有为孩子奋斗的父母都配生孩子。
3
我同意“破烂周”儿子的观点,如果他想娶妻生子,那么他可以打了工挣到差不多的钱的时候再回去,这样他就可以陪着孩子长大,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没那么恐惧,那么无助,那么期待。
那个大男孩说不出多么文雅的话,但是依然能强烈的感受到他对于自己成长中那些远离父母的痛,记忆有多深刻。
很多农村人都是这样生活的:家长在外打工,孩子扔给亲戚或者老人。养孩子就是延续后代,父母的任务就是能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然后让他们能继续延续香火。只是,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太可怜。
农村里留守的孩子是这样,城市里很多夫妻没有时间带孩子把孩子送回老家的也一样。
大家很无奈地说:那怎么办?要挣钱啊,要生活啊,不挣钱孩子吃什么?
于是父母悲壮的为孩子努力赚钱,但是,钱再多也远远弥补不了成长中的缺位,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4
我曾经认识一个老师,很有文化,很谦和,她结婚几年了一直没要孩子。
我问她是不是不喜欢孩子。
她说:怎么会?我特别特别喜欢孩子,只是我怕负担不起。
那时,我不懂她的意思,后来我知道了她老公身体不是很好,每年看病需要很多钱。她老公其实很想让她给他生个孩子延续自己的后代。但她不肯。
她说: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从一出生后,就背负着家庭的负担。在别的孩子无忧无虑的玩耍的时候,他要照顾自己的父亲,可能要很早就去工作来帮着妈妈分担医药费。如果不幸父亲早逝,那么他就会缺失父爱,只能提早坚强。我如果不能让我的孩子快乐的成长,那么为什么我要让他来人世间承担一次痛苦旅程?
听到她说这些的时候,我心里很酸,我觉得她比很多妈妈都更有母爱,更有资格当妈妈。
5
有很多父母有孩子却不配当爹妈。
孩子或者只是他们在交往时无意间制造出的产物,他们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即便他们一直都在说自己在奋斗挣钱,为了孩子挣钱,但他们依然不配为人父母。
如果自己没有条件带孩子就先别生孩子,不要把孩子送到远离自己的地方,孩子从一落地就需要父母的用心教育;
如果自己不成熟戒不掉游戏就先别生孩子,不要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在电脑前做游戏任务,孩子可能长大后变成一个网瘾少年;
如果自己不能负担基本的生活开支就先别生孩子,别人的孩子都补充着各种微量元素,你的孩子却嗷嗷待哺。
……
一个孩子是可以延续后代,但他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他将接受出生后所有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别让孩子出生在悲情戏剧里,忧伤的成长,孤独的生活。
如果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有准备的,有资格的生下来的,那么这个世界幸福会多些,痛苦会少些,温暖会多些,罪恶会少些。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