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晚上,我把小区7、8个与仔仔同龄的幼儿园小朋友聚集在一起,我们读儿歌,吟古诗,因为我从来没有同时教过这么多小朋友,一小时的课程,出了很多状况,但整体来说,小朋友们都兴致十足,读得很认真。
这几天收到的小朋友家长的反馈,小朋友很喜欢。最让我开心的是,那天我们学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可能没做好准备,一直游离在外,不管是大家齐读还是单独读,他都没有开口过。结果昨天晚上我带着仔仔去他家玩的时候,他很开心的告诉我,我们前一天读的《数字歌》在他的识字游戏里出现,他很流利的读了一遍,赢得了一个奖励,还特意把录音放给我听。
这个结果实在太让我开心了。
决定把小朋友聚在一起诵读,要从我2014年底的一次际遇说起。
11月底的时候,我看了BBC的一部纪录片《孩子的教育 孩子的未来》,这部片子详细讲诉了关于阅读和计算能力我们大脑是如何运作的。其中关于阅读的部分尤其让我记忆深刻。
片子解释到:阅读能力的好坏与视觉无关,与听觉有关,关键是已经存在大脑中的那些语音,进行视觉学习所需要的语音。那些患有读写困难的孩子并不是读不出字或词,他们听力没有问题,他们的大脑无法有效处理某些方面的语音,然后引起阅读障碍。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很差,自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而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多让孩子进行与节奏协调有关的训练,其中最最有效的是儿歌,儿歌不断重复并夸大语音,能帮助孩子发展语音方面的技能。其余像音乐、打拍子等涉及音乐和旋律的游戏,像唱歌等有趣的事能帮助孩子的阅读,帮助他们发展语言系统。如果大脑中有了稳固的发音系统,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很多。
看完这部片子,我突然想到了《日有所诵》这套教材。这是“亲近母语”项目组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教学辅导书。
我在2013年曾经拿到过一本一年级《日有所诵》的给仔仔读,说实话,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失望的。书的设计装帧都很平凡,就是简简单单的白底黑字,连基本的插图都没有。对于现在习惯绘本阅读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书怎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呢?我给仔仔读过一段时间,他很喜欢。我没搞明白原因是什么,也没有去深究,我只简单的陪仔仔读完一遍,就把这套书扔到一边了。
等我看完BBC的片子,再回头来看《日有所诵》,我突然明白了这套书的好处,那就是:不断重复并夸大语音,帮助孩子建立稳固的发音系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了深入了解这套书,我联系了《日有所诵》的责编美文,她告诉我,亲近母语项目组的薛瑞萍老师刚好12月份在上海有一个讲座,于是,我与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老师一起,在12月18日的那个周末,接受了薛老师两天的培训。
两天的培训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更深刻的理解了诵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诵读,能不断的用新鲜丰富的语言作用于孩子的眼睛、耳朵、大脑,为孩子的大脑和心灵提供新鲜丰富的营养。每天不间断的诵读,能够培养孩子的诗性、定力和静气。兴趣盎然地一路诵读,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孩子的精神气质。
课上,我还学到了很多诵读的方法,有儿歌的朗诵,也有古诗的吟诵,我发现曾经大学学到的知识我都还记得呢!
最让我受启发的是,薛老师在课上鼓励大家,回去就开始带着孩子们诵读,不要想着自己还不够,做的还不够好,先开始,一边开始一边发现和解决问题。
幸运的是,我认识一批很宽容很支持我的邻居,当我把这些想法告诉大家的时候,邻居们纷纷支持我。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诵读班。
如何为孩子诵读
如果孩子3岁以下,妈妈每天可以花2-3分钟时间为他诵读,读童诗童谣、经典的儿歌和优美的古代诗词。不用拘泥于场所,也不用拘泥于形式,只是把诵读作为亲子交流的一种方式就好了。可以2-3首作为一组,每周读一组,读给宝宝听。不要求孩子一定会念,更不要求孩子会背,只是读就好了。
3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4-5个孩子聚在一起,用活泼的形式、孩子喜欢的方法,让他们一起读,尤其中班以上的小朋友,他们喜欢与朋友交往,这种方法更合适。孩子在一起时能互相带动,氛围更好,孩子潜意识的记忆也会更深刻。诵读的内容可以选择4首简短的童诗童谣外加一首经典的古诗。如果要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等最好只截取其中一小段让孩子读。正如薛老师说的,三字经、弟子规整篇背诵实在太长了,如果大人自己都记不住,要求一个孩子背太残忍了,而且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不利。不如选取一些简短、优美的诗文。
诵读的时候,前面几天只是简单的让孩子会读就好,读到第三天的时候,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下心得,比如:我最喜欢那一首儿歌,最喜欢这首儿歌里的哪个词或句子。只要说出来就好了,不用问孩子为什么,因为最深层的喜欢是说不出来原因的。第四天、第五天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跟他说一说儿歌或诗歌的意义,并尝试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写。
这样日有所诵,日积月累,这些诗词句子自然而然的会作用于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于诵读中华诗文的同时,放眼世界、广吸博纳。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