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是不承认从文化中单独割裂出来的国学的。
国学,不应该被几本书,几套服装,几套礼仪所代表。
国学,不是来拿来显摆的,拿来表演的,更不是,拿来赚钱的。
国学,被人为地拉开了和普通人的距离,现在有很多人在以捧国学之名杀国学。
国学,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来没有也压根儿就不可能单独地存在。
国学,就是我们的生活,每一时,每一刻,都和我们真真实实地在一起。
国学,不是知识,压根儿就不用专门去学,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和生活根本不可能和国学隔离开。
国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鲜活的,它是随着时代变化的,国学的精髓就是包容。
国学,作为一个整体肯定会消亡,但又会继续存在,这是很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其一、几本书、几套衣服、几套礼仪,根本就不是国学,国学不可能单独地存在。
其实,我一直都搞不清楚现在所谓的国学,究竟是什么。似乎,每个提倡国学的人,都有自己对国学的理解:
有的说,四书五经是国学
有的说,周易八卦是国学
有的说,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是国学
有的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国学
有的说,孔子孟子是国学
有的说,老子庄子是国学
有的说,水墨丹青是国学
有的说,唱念做打是国学
有的说,私塾读经吟诵是国学
有的说,穿汉服行汉礼是国学
有的说,古琴茶艺陶瓷是国学
有的说,家庭宗族孝道是国学
有的说,小的给老的洗脚是国学
有的说,老的给小的洗脚是国学
有的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是国学
有的说,尊老爱幼,友善和睦是国学
有的说,还我河山,怒反冲冠是国学
有的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学
…………
这些吧,都说自己是国学,其实,我都搞不太明白。猛一听吧,好像都有些道理,但仔细琢磨琢磨,却都有些不太对劲儿。
先说说国学这个概念吧。
其实,到现在为止,谁也没有理清楚,到底什么是国学。是的,这是没有定论的。到了现在,只要是中国的文化,统统都算是国学。也就出现了一个名词,各自解释的乱象。
这一点呢,大家知道就可以了,我可不想陷入考究之中。反正啊,如果以后有人再用国学这个大词来蒙你,你就反问,那你所说的国学,有公认的定义吗?等你弄清楚了,再来教训我吧!
那么,我们就说说书目吧,到底读哪些书才算是国学经典呢?又有哪些书适合给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呢?
基本上,大家公认的,是小孩子先读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然后,是唐诗、宋词、元曲;再然后是《诗经》、《老子》、《庄子》以及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最后还有兴趣就读《易经》、《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孙子兵法》这些外围经典。
当然了,也有人说要反着来,先给孩子读四书这些经典,最后再读三百千的。
无所谓吧,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读这些古代的书,就是学国学?为什么读同样用汉字写的现代的书,就不算是国学了?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来做个假想吧:
汉朝的一个国学组织,跟大家说,咱们读国学啊,应该读汉朝以前,周朝的书;
唐朝的一个国学组织,跟大家说,咱们读国学啊,应该读唐朝以前,先秦两汉,周朝的书;
宋朝的一个国学组织,跟大家说,咱们读国学啊,应该读宋朝以前,大唐,先秦两汉,周朝的书;
明朝的一个国学组织,跟大家说,咱们读国学啊,应该读明朝以前,南北宋,大唐,先秦两汉,周朝的书;
清朝的一个国学组织,跟大家说,咱们读国学啊,应该读清朝以前,明朝,南北宋,大唐,先秦两汉,周朝的书……
最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21世纪的中国,我们要读国学,要从清朝的小说,宋朝的词,唐朝的诗,汉朝的赋一直读到远古的经书……我的个妈啊,我可不敢想象,一千年后的中国孩子,仍然按这个方式学国学的话,那还不得生生给累死!
其实呢,脉络是这样的。
先秦时期,教育上,百家争鸣,大家什么都可以学;文学作品有《离骚》、《诗经》,《楚辞》。
西汉时期,学校开始专读《诗》《书》《易》《礼》《春秋》;有《史记》、《山海经》,《抱朴子》,五言诗与汉赋出现。
魏晋南北朝,学界推崇《老子》、《庄子》和《周易》;佛教传入,道教兴盛,有《洛神赋》,《搜神记》,《文心雕龙》,陶渊明。
唐朝国子监的教科书包括《石经》、《说文》、《字林》,也学《九章》、《孙子》、《五曹》等等;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唐诗达到顶峰。
宋代提出了教育要“明天理,灭人欲”,提出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教学的基本用书;有李煜,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诗词的顶峰。
元代规定了以朱熹《四书集注》来解读四书,并以注解《四书》为考试内容;时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马致远所代表的散曲、杂剧时代,。
明代以《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统一教材,并发明了写作和考试的模式“八股文”;有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
清朝沿用明制,到光绪三十二年,朝廷废止了传统的科举考试,改设新学;有《聊斋志异》,《西游记》,《红楼梦》,小说达到顶峰。
您看明白了吧,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把之前的文化典籍奉为国学;而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典籍,也被下一个时期奉为国学。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