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一会儿摸摸这儿,一会儿动动那儿,片刻不停息,爸妈们经常为此而感到困惑。其实好动是孩子在探索外界,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表现,在行动的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地学习。
一岁之前的小宝宝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他们基本没有行动能力,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妈妈,没有妈妈或其他养育的人,孩子便很难生活。
一岁以后,孩子会走路了,手脚都变得越来越灵活了,他们便开始要进行自己的大行动了。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慢慢增强,他们的多数行为都是自主行为,因为感兴趣所以才会不断尝试着去做,如果这时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压抑限制过多,对他们产生的打击会很大,有可能孩子会因为害怕受到批评,而停止了对外界的探求与学习,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意愿,性格也会慢慢变怯弱,对任何新事物不敢勇于尝试。
有一位妈妈送她三岁的女儿萌萌去幼儿园,中途会遇到一段翻修的路,有那么几天,每天路过那里的时候,萌萌总是会低头着,弯下腰,蹲下小小的身子,非常认真地去找寻小石子。
妈妈看到石子上面有很多的土,便急忙叫住萌萌:“别捡了,你看多脏呀!”萌萌却不理睬妈妈,仍然四处找寻着,遇到小石子,便像拾到了宝贝一样,紧紧捏起来握在手里,然后放进上衣的小口袋里。后来,妈妈见她对捡石子这么有兴趣,就不忍心再制止她了,妈妈好奇地问女儿:“萌萌,很喜欢这些小石子是吗?妈妈和你一起来捡好不好,可是你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每天捡这么多石子呀,一两个不就够玩了吗?”萌萌见妈妈加入了她的战线,小脸马上晴起来了,她终于告诉了妈妈答案。
“妈妈,我告诉你啊,我捡小石子是给小乌鸦准备的,捡多多的,放瓶子里,乌鸦就能来喝水了。”“噢,乌鸦它会自己用嘴巴叨石子的,可能不需要你帮忙捡呢。”妈妈不禁笑起来。“那,妈妈给我讲《乌鸦喝水》时,不是说,乌鸦到处找水喝,很累吗,我给它捡小石子,它不就不会累了吗?” 萌萌认认真真地说。听到这里,妈妈恍然大悟。
我们试想,如果这位妈妈强硬阻止女儿捡石子的话,那么也许她就失去了一次了解孩子想法的机会。孩子乐于做某件事,并对此乐此不疲时,他们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或许他们就是想通过行为的探索,认识这件事物,然后把他们纯真的想法运用到生活之中去验证,这是自我发现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我们不加分析不加了解,就以成人的经验来判断孩子对错时,往往会影响了孩子的探索意识。当孩子的探索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失去成长的快乐以及对成长最为有益的学习机会。
有些父母限制孩子行动的主要原因是怕孩子乱动,他们眼中的乱动通常以下几种:
一是乱动会带来危险隐患:怕孩子乱动不该动的东西会造成危险,比如电,插排,热水瓶等等。可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的,你越不让他动,他就越要去动。不过,这些东西孩子碰到的确会有危险,那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既不阻断探索,又能让孩子了解到这些事物呢?有效的作法是:把这些危险物品拿开,然后要极富耐心地提醒孩子这些事情不能做,当然这时不要给孩子讲大道理,孩子是听不懂的,只要用简单以及他能听懂的话语告诉他这样做危险,让孩子明白就可以了。
二是怕孩子有破坏行为:不要怕孩子动辄来场小破坏,把玩具弄坏了不要紧,玩具本来就是给孩子玩的,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放手让孩子享有“我的玩具我做主”的基本权利。
三是怕孩子没规矩:幼儿时期的孩子是不明白什么叫对与不对的,不能准确判断事与非的,所以你因为怕孩子没规矩而来限制他的行为,那是丝毫没有用处的,那样只会让孩子心里产生逆反,或者因为妈妈不能认同或理解,孩子会感到很不开心。
四是怕孩子的动作不卫生:哪个孩子的衣服会天天都是干净的?这似乎不太可能。这些担心与顾虑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看似是保护孩子,其实这样过多的保护就是限制。
当一个孩子探索外界时,如果经常受到过度的训斥,那孩子就会慢慢减少新的尝试,出现条件反射。再大一点的孩子怕受到家长的批评,会采用避开方式来对抗家长,选择避开家长的视线,到更隐秘的地方去开展他的探索行动,又或者孩子变得越来越逆反。对孩子而言,过多的限制就是禁锢,这会降低孩子主动探索的兴趣,久而久之还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接触那些能足够引发他们的兴趣,但又不是很难处理的新信息而不断发展的。在某一水平下儿童几乎能够,但又不足以独立完成某一任务,但是在更具能力的人的帮助下是可以完成的,维果斯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内提供适宜教导,儿童就能够理解并掌握某项新任务。
父母的“不许动、不要动、不能动”这类的话只会阻碍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屋子弄乱了可以重新收拾,衣服脏了可以再洗,而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童年不会因你的后悔而重新再来一遍。
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放下焦虑与不安,给予孩子充分探索的自由与高质量的陪伴,与孩子一起积极,快乐地成长吧。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