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结婚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缺点。
当你跟一个人足够亲近的时候,你的光环会渐渐隐去,瑕疵纤毫毕现。你发现,原来这么多年来,你对自己的了解仅止于此,原来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你的自私、脆弱、敏感、狭隘、胆怯、虚荣像潜伏在谷底的千年老妖一样早已蠢蠢欲动,正等着有一个人开始试图唤醒它们、挑战它们、攻击它们。
当一次次争吵之后,我开始试着跟自己对话,我问自己:“是什么让你愤怒?”“为什么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发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当我把那些纠缠不清的情绪掰开了揉碎了一一对质的时候,我发现,每一次发生矛盾的时候,我处理事情的方式像极了我的父母,我发现,原来,我一直带着他们的影子长大,直到我遇到了另一个人,他的身上同样带着自己父母的影子。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的年轻人,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怎么可能没有矛盾呢?
我认为“懂你的人,不必解释;不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他却抱怨“你不说,我怎么懂你啊?”。我坚信索取是弱者的表现之一;他却认为索取是对另一半的肯定。我认为赚钱就要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有花折时堪需折”;他却认为钱要攒在手里才算资本,存折里的数字才是安全感的来源。我认为朋友无需太多,交心的能有几个就好;他偏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广结善缘才能通达天下。我认为房间乱一些才有生活的趣味,无序的美是创造力的来源;他却认为一尘不染才是生活的标准,整齐划一的房间才能带来好心情。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知道我们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彼此奉行了父母的准则,容不得一个“外人”来质疑它,推翻它。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不可否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一个充满着抱怨、争吵和指责的家庭,很难养育出一个乐观、自信、和善的孩子;一个少言寡语、布满教条的家庭,很难养育出一个活泼、开朗、自由的孩子;一个小肚鸡肠,搬弄是非的家庭,很难养育出一个正直、大方、体面的孩子。
从我们记事时起,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像教科书一样刻在我们心里,从他们那里,我们学习如何表达开心,如何表达愤怒,如何表达沮丧,如何表达悲痛……然后我们开始模仿,以为这就是行走世界的规则,直到长大了,懂得了一些道理之后,才明白,有些事情,其实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有些情绪,其实可以更优雅地表达出来。
然而,相比于记忆里的东西,那些在我们幼年不记事的时期发生的事情,那些被我们的大脑直接过滤掉的不开心的或者复杂的记忆,却会像寄生虫一样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占领我们的内心,咬噬我们的思想,遥控着我们大大小小的决策。
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我国,不完整的家庭比例占全部家庭的10%,但是,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却有24.1%的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可以分离,但爱不能。父爱和母爱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两个链条,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很多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情绪失控、叛逆,极端的可能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即使是那些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星二代、富二代,也难以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很多星二代表示,身为明星的孩子压力很大,好像走在哪里都带着一个光环,自身再怎么努力也显得微乎其微,别人永远会说“TA是那谁谁谁的孩子”“TA妈妈/爸爸是那谁谁谁”,就算自己很努力很努力了,也很难撕掉这样的标签。更多的时候,别人的认可和推崇,欣赏和鼓励好像只是为了顾及父亲母亲的面子,很难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
你的现在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作为爸爸,你对妻子的疼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作为妈妈,你对丈夫的尊敬和欣赏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小时候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跟你爸一样没出息。”
“这破孩子,跟TA爸一个德行。”
“别唧唧歪歪的,跟你妈似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本能的认为爸爸/妈妈是不值得尊敬的,父母亲的威严在孩子面前丧失,孩子长大以后就很容易对父母出言不逊,不尊重、不孝敬父母,甚至会上演儿子联合儿媳殴打母亲这样的悲剧。
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同样会影响孩子。一个在不幸的婚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拥有幸福婚姻的几率不会太大。如果爸爸总是对妈妈爆粗口,不承担一切家务,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如果妈妈总是看不起爸爸,嫌弃爸爸,在爸爸面前大吼大叫。那么孩子有可能认为,这就是婚姻的正常形式,所以会在成家以后效仿父母,造成另一个不幸的小家庭;或者孩子为了避免父母那样的婚姻,完全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创建幸福的婚姻不惜牺牲一切,以一种决绝而痛苦的方式维持着自己的小家。
一个相互扶持、相敬如宾的原生家庭会给下一代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步入幸福的殿堂;而那些没有榜样的孩子,他们只能在婚姻生活中不断摸索、不断犯错和受伤,比别人走得更加艰难。
所以,当你实在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当你对伴侣大吼大叫甚而拳脚相加的时候;当你对父母不尊、不敬、不孝的时候;当你背叛兄弟朋友的时候;当你在公共场合寻衅滋事的时候;当你嘲笑残障人士的时候;当你想要红杏出墙或者沾花惹草的时候;想想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怎么做,然后按照你所希望的标准去做。因为你今天的一言一行,在若干年后,都可能会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最好的教导就是身体力行。
如果你现在仍然孑然一身,那么,你对自己的爱就是对未来家庭最好的负责。维持好自己的体重,戒掉烟瘾、酒瘾,尽量少熬夜,多锻炼,在现实可行的范围内培养自己的艺术品位,去登山,去潜水,去徒步,去野营,让自己置身大千世界,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这样的你才不会让自己的价值观过于单一,才不会在未来孩子的教育上过于狭隘,过于主观,过于教条主义,而你的孩子,也一定会在你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由而乐观的成长。
那是你的疾病也是你的天赋,是你的宝藏也是你的残缺。
跟一个朋友聊天,经常会听到她说:
“为什么我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为什么我要有这样的父母?”
“我讨厌我自己。”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满是悲伤,那是一种对自己出身的不满和怨愤,是对自身的无奈和怜悯。正是这样的情感,让她在学生时期发奋用功,立志摆脱自己的家庭。
我知道像她这样讨厌回家,讨厌父母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或许是因为父母年轻时犯下的一些错,或许是因为一些经年累月的误会,亦或许是因为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只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些人释然了,有些人的怨念却越积越深。
如果我们终究不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那么,又何苦为爱狰狞呢?
没有人是天生丑陋的,很多时候,是环境造就了他们。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新的体验,建立新的依恋关系,来减少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我们会见识大千世界,我们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这些年的经历,你或许会百感交集,或许会一笑而过,亦或许还有一点点的感激。就像我那个朋友一样,如果她不想那么快的逃离爸妈,或许她根本上不了名校,根本不可能在大城市落脚。
每个人都有别人看不见的,了不起的人生。无论你的父母是谁,他们经历过什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给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都不要妄自评论,更不要心怀怨愤。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或许只是表象,而那些不为人知的无奈和痛苦只能随着父母的眼泪在无数个寂静的夜里流淌。
学会与父母和解,与自己和解。生活不可能从怨恨中开出美丽的花朵,接受父母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让自己避免过多的苛责和焦虑,在现实世界中努力成长,从容前行。
希望你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拥有来自内心的爱与幸福的能力。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