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 一个学理财的大好契机
对于压岁钱,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过年会给,甚至认为是自己“挣来的”,是长辈们应该给的。因此,如果没有大人的提醒和指导,孩子们很容易“挥霍”掉。那么,该如何指导孩子们消费自己的压岁钱呢?
此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的爱和祝福的表达,让孩子懂得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性交往的礼尚往来,又知道钱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讨论如何运用这笔钱,效果会好些。
由于压岁钱针对的是年龄不同的孩子,因此如何处理也应区别对待。对于小学一年级以上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消费能力,父母把压岁钱完全“充公”容易让孩子内心产生抗拒,孩子也失去了学习独立支配金钱的机会,同时对“过年”的快乐体会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还有的孩子在开学后会因此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感。对于这样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让其理解压岁钱真正意义的同时,还应该和孩子商量一下压岁钱分配的比例,比如多少由父母来保管,多少由孩子自己去支配,同时还可以建议孩子把自留的压岁钱花在什么地方。
比如,父母可以先告诉孩子,过年的这笔钱可以分成3个储蓄罐来放:一是“需要罐”:日常开销,如公交车费、餐费、书费等;二是“想要罐”:梦想目标,如零食、玩具等;三是“储蓄罐”:投资账户。
第一个罐子建议用透明的,让孩子看得到里面的钱,这罐子里的钱,就是生活中常用的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第二个罐子,起初时可设置得偏低一点,如孩子想要的游戏机玩具等;第三个罐子——储蓄罐,这部分金额可占压岁钱总数的50%以上,可以带孩子到银行建立开个人账号,存进银行或者进行理财。
5-12岁是理财教育关键期
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如果此时进行理财教育,那么孩子学会安排10元钱的用途,明天给他10万元、10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
孩子理财意识的培养可以分成三个年龄段:5-6岁,主要是让其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7到12岁的孩子对理财开始形成自己的概念,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银行开一个活期储蓄账户,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并且进一步向孩子解释有关理财的基本常识,例如银行是什么,如何制订消费计划等。13岁到18岁时的孩子对理财基本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更多元化地运用手头的资金,尝试用投资的手段使财富增值。
理财教育,是一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体验和管理金钱的实践,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存教育,更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建立责任感、获得独立自尊等健全人格的教育。
春节给孩子上一堂理财课
春节里,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教育他们勤俭节约,不少家庭都有了不错的主意。
轮流当管家
父母可以把理财当作游戏与孩子一起分享。比如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记账本,让孩子记录一天内的开销情况,比如今天买书花了10元,买铅笔花了2元,那么可以在小账本上记录下来。这样,孩子就有了初步的花费概念。慢慢地,他们就会发现零用钱是有限的,就会重新设计自己的购买计划,逐渐养成对资金使用的预算能力。
带孩子去银行存款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上银行存取钱,并为他们开设一个账户,亲自教他们怎样把钱存入银行内。
比如孩子手上有400元,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留多少自用、存多少、存多久。一开始可以把存期缩短,比如三个月或半年,让孩子可以短期内看到存款的数目在增加,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对与这笔钱相关的理财信息十分感兴趣,自觉地学习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
请游戏和故事来帮忙
在国外,一些幼儿园设有儿童超市,在那里,孩子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并有商品价签和收银机,孩子们可以通过购买的过程来提高金钱意识,并能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的价值。而故事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读懂的情节,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认识金钱,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让孩子参与“买单”
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参与“花钱”,不但可以让他们理解到买与卖的关系,还可以让他们体验购物的乐趣,从而也知道物有所值的道理。买了东西让孩子来付钱,父母可以从旁给予指导,比如:为什么我们要买面包而不买饮料呢?因为饮料家里有了,暂时不需要买。这样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钱观,还会让他们知道钱怎样使用才得当。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