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蒙台梭利教室实行混合年龄分组,通常是0岁一3岁的孩子在一起,3岁一6岁的孩子在一起,混龄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们交流能力和领导能力,强调合作和尊重他人是蒙氏教室的核心理念欧美的蒙氏教室中,教室、教师、儿童三者形成一个平等的三角形。教室是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包括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生理环境的特点表现为有序、安静整洁、美观悦目、适合孩子高矮比例、视觉上和谐。但是,由于儿童不断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对准备好的环境不断调整。心理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上,教师通过以卜方式来支持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平静的氛围和专注的活动,真诚热情的反应,尊重每个孩子及其重要。
欧美的蒙氏教室非常讲究秩序与规则,非常强调个人责任感的形成。一天活动结束,所有清洁活动都由孩子们自己来完成,孩子们自己打扫教室,收拾玩具,把玩具、学具放回原位。当然,孩子收拾得很慢,老师一般也会在一旁协助,但绝对不会代劳。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从劳动中获得乐趣,并且比同龄人更深刻地找到自我学习和自我理解的方向。
蒙氏教育主要以蒙氏教具为主,但是,人们经常将蒙台梭利教室与一套标准的蒙氏教学材料混为一体,这显然是错误的,仅仅呈现教具并不能界定蒙氏教室的特征。蒙氏教具是一系列设计良好的具有一系列可能性的材料,其目的是使儿童获得成功和独立,而不是完成一套预先设置的课程。
事实上,作为“观察者”的教师的基木作用,是帮助儿童和材料进行互动,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材料上时,教师没有理由干预他们。如果儿童的行为有伤害自己或其他儿童的危险倾向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干预。然而,当儿童使用材料时,虽然他们的行为不具备破坏性或危险性,但与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无关,这时要作出是否干涉的决定就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形卜,作决定就需要分析更多的相关问题,包括儿童的注意水平、教师对材料所包含的知识维度的理解、儿童的自尊心、儿童对其他领域的兴趣,以及是否有可选择的建构材料等。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教师很快地对儿童的活动进行干预和重新指导,那也是利用丰富的环境让儿童找到另外一种能满足他们需要与兴趣的活动,而不是直接简单地告诉儿童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同时也要关注宝宝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美赞臣铂睿奶粉富含宝宝大脑发育所需要的DHA,助力宝宝更健康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