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我的孩子,23个月零19天。
当写下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有些愣神。是的,时间过得太快,当初怀孕时的孕吐恍然如昨呢,倏地一下,生命中多出的这个小小人都活蹦乱跳能打酱油了。当妈以后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但临到动笔,却久久顿在那儿。因为所有的情绪都澎湃得呼之欲出,一时半会儿间竟不知先从何处写起。
一
跟所有的新手妈妈一样,我的育婴之路开始得手忙脚乱却又虔诚无比。如果知乎上有人问,“当一个有强迫症并且追求极致与完美同时又很纠结的老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那么我想我当初的表现可以是个典型。
关注资讯是必修课——
“育儿类的新媒体到底哪个好呢?这个妈妈那个爸爸的,还有什么什么奶奶……要不干脆都关注了吧。”
“啊呀,今天宝宝树论坛忘记签到了,积分累计又得重头再来……”
“育儿大咖们今天又说什么了?赶紧翻翻微博别落下了……”
对宝贝24小时全方位评估——
“这娃今天怎么不拉屎,是上火了还是攒肚子?”
“这娃今天怎么拉那么多,是着凉了还是吃多了?”
“这娃怎么一直哭闹,不会是肠绞痛吧?”
“这娃怎么那么安静,不会是生病了吧?”
“这娃脸上怎么多了个红点,是自己抓的还是蚊子咬的?”
“这娃头上怎么那么多汗,是缺钙还是太热?”
我像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标尺,宝贝的一举一动,都对照着理论标准来。我恨不得她“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立一会走”,一天不差的按俗话说的来;她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我也总热衷于从网络上寻求解释;我甚至开始囤她两三岁才能看的绘本,总想着多给她点,再给她点。我看似胸有成竹但实际毫无头绪,如果有旁观者,我的样子一定是:用力而又焦虑。
而事实上,似乎是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似的,甜甜的生长速率始终比同龄孩子要慢,每次体检身高体重的指标都在中位线以下。而她一岁还不长牙这件事,则将我的这种焦虑推向了顶峰。
当时的日记记录下了我的心情:
新妈妈可能都难免会摆脱不了这样的情绪,恨不得孩子的生长完全照着教科书上的规律来。不然就立马往坏里想,到最后杞人忧天,自己吓唬自己。不过,好在时间是个好东西,可以证明一切事实,也可以推翻一切臆想。
两个月时,我着急的问:孩子为什么还不会追视,结果61天的时候,宝贝就亮着眼睛冲我笑了;四个月时,我又担心:娃怎么还不会翻身呀?结果一星期以后,小小人忽然就一个转身,得意的仰起了小脑袋。半岁体检,宝贝腰仍然偏软不会独坐,买了学坐器给她练习,抗拒遂放弃,结果七个半月的时候,她连坐带爬统统玩转得666……而长牙这事儿更是让我有触动,小家伙一直到十三个半月才出牙,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出就是四颗,其余的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冒出来。宝贝总是会给我惊喜,相比之下,我的一切操心与担心显得多余而毫无必要。
(曾经蹒跚学步)
时至今日回过头再看,几乎所有我当初焦虑的点,都是我自己的大惊小怪草木皆兵。现在我的心已经“大”了很多,也淡定了很多。虽然甜甜的生长指标依旧在同龄孩子中算落后的,但我已经不会为此过于纠结了,因为她其它的指标都很好,个人生长曲线的增长态势也是正常的。
因此,这可以算是我当妈妈以后的第一个体会:不要过于焦虑,理论知识固然要参考,但真的不必过于依赖。
每一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他们不是机器人,到了某一个时间点必须要启动相对应的程序;养娃也不是电脑上的养成类游戏,非得按部就班丝毫不差,否则就game over。养育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就像浇灌花朵,只要养分充足,给予足够的耐心与爱,总有一天,花骨朵会绽然开放。
而我们的这种过度焦虑,一方面改变不了事实,另一方面这样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宝宝。比如在小婴儿哭闹这件事情上,在排除了饥饿、拉屎拉尿、身体不适、没有安全感等因素之后,真的不必过于担心,如临大敌一般想着要第一时间止哭,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哭闹可能真的仅仅只是她想哭,而我们的过度反应,反而会使她哭的更加厉害。
所以呀,放轻松一点。成长之路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太急,不必太催;慢慢来,刚刚好。顺其自然之后便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般的简单。
二
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不曾被孩子重塑过的女人,从未像风箱里的老鼠一般被家庭和事业双面夹击的女人,未尝经历三代以上家族关系考验的女人,不足以语人生。
孩子的到来能使一个家庭产生巨大的改变,首当其冲的是对妈妈的影响力。产后身份的调整、哺乳期的乳腺问题、心态问题、产后恢复、家庭成员关系的重新磨合、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带娃与自我提升的矛盾……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能写很长的文章。对我来说,这些挑战有的已经克服,有的仍在慢慢探索与适应。
但是,最大的变化,就是心底变得柔软,对生命产生了一种本能的使命感和驱动力。
人之初的模样,太有吸引力,透过孩子纯真的笑容和闪闪亮亮的眼睛,我能看见生命最本真最纯粹的样子,这些毫无掩饰的状态是如此真实,让我着迷不已。爱她毛茸茸的头发,爱她肉嘟嘟的下巴,爱她哭闹时尖尖细细的嗓音,爱她吃奶时咕噜咕噜的憨傻模样;也爱她亮晶晶的眼睛,爱她纤纤修长的手指,爱她开心时咯咯咯的笑声,爱她睡着时一深一浅的小呼噜。
也总有那么一些瞬间,猝不及防的便触动我心弦。
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啊。比如喂奶时那深情的对视与微笑,宝贝抬起的眼睛像月牙一般弯弯的、亮晶晶的,鼻头皱皱,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这笑容就像灿烂千阳,照得我的心田开出了满满花束;
又比如那双抚摸着我脸蛋的小手,平凡的午后,日常的逗引,她伸出小手,缓缓摸住了我的脸。她摸得好仔细哦,轻轻的,痒痒的,从脸颊摸到鼻子,再摸到眼睛,一边摸一边笑。我感受着她小手的温度,也笑了。笑着笑着,眼睛却湿润了。
(温馨的亲子时光)
当然了,有温馨时光,也会有崩溃一刻。伴随着成长,小盆友也越发难hold住,各种事情的发展总会偏离预期的设定,让我既无奈又头疼。这样的日常也总是信手便能细数道来:
换个尿不湿,各种不配合,往往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剩最后临门一脚就穿好了,娃却挣脱了,光着小屁股“哧溜”爬远,抓回来却不乐意了,一顿哭闹撒泼……
哄睡有时也挺无语。深夜眯着睡眼用尽洪荒之力,好不容易安静了,以为睡着了,在放下的瞬间小屁孩却睁大眼睛咯咯咯笑出声,一个机灵居然自个儿坐起来了……
陪玩也是个拉锯战。才整理好的玩具又被娃翻出来,啪的一下扔在地上,又指挥着要捡起来;刚一交还给她又扔了。上述过程循环上演,不依就大发脾气……
吃饭总是心不在焉,要么吃到一半就自顾自玩起来,要么就是伸手抢饭碗、徒手捞米饭,或者一个不开心,直接拍翻……
小小如你,却有大大能量,牵动我所有喜怒哀乐,让我有笑有泪,有喜有怒,有快乐有担忧。而这可以是我当妈妈以后的第二个体会:育儿之路,没有想象中简单轻松,却也比预计的要有乐趣。累与痛苦的时候更是要记得,孩子的成长不可逆,无论是那些暖得让人想落泪的片刻亦或是用尽洪荒之力耐心耗尽气得冒火的瞬间,都是如此宝贵的财富,因为,一去不复返。
三
成长的魔力和魅力在于,能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开始牙牙学语、会跑会跳;能从对外界毫无反应变得能听懂指令点头摇头、拍手跺脚;忽然有一天,她开始能够与我们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及带有目的互动。
我在享受她带给我欢笑与乐趣的同时,也开始体会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具有的最本真的情绪宣泄。是的,再过两个月甜甜就两岁了,人格初步形成,自我意识萌芽。她有思维、有想法;开始执拗、开始固执;会鉴貌辨色的讨好人,会略带狡黠地试探底线,会尝试着对抗指令,也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无理取闹。我开始体会她那小小灵魂要求独立与自我的诉求。人之初的引导,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也是不小的挑战。
就好比是打怪升级,养育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和关卡。越往后,娃这个小boss自身的能量就越发强大,当然也就越难搞。说来就来的脾气、强迫症一般的迷之偏执、处处与人对着干的小叛逆……在与娃多次斗智斗勇般的交锋之后,我的战斗力指数也相应提升,由初初的迷茫无措,逐渐变得笃定淡然。
《做让孩子敬佩的父母》一书里提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者。孩子的人生是平凡还是精彩,关键看父母起到怎样的榜样作用。教育孩子,从做好父母开始。”
因此总会扪心自问:我到底应该成为怎样的家长?
除了一切正面的榜样,我还希望自己是从容的、放松的,在对待成长这件小事上,不疾不徐,让一切刚刚好;
除了给以孩子真善美的品质,我还希望自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对孩子过度关注与依赖。毕竟,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不应该是家庭的中心。
此外,我始终认为,孩子跟我们都是平等的,他们的人生不应该被操控被决定,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只是安心陪伴、用心引导。我相信,在爱与自由的主导与浸润下,孩子不会跑偏太多。
当然,上面这些终究是长远而宏观的,涉及到具体的,处理好眼前发生的日常琐事,才最实在。就拿最近来说,如何应对甜甜前Terrible 2阶段的无理取闹,着实让我花了一番功夫。
面对一个懵懵懂懂、无法以成人的道理来说服,而硬碰硬又只会适得其反的小孩,讲究策略用对方法才是王道。最重要的,是恪守底线,温柔坚持——
共情,接纳而不是抑制孩子的情绪爆发:“妈妈知道你不开心,哭出来会好受一些的话,就哭出来吧。”
引导,疏通孩子情感的宣泄,同时教他们明辨是非:“但这么做是不对的,你需要改正。”
记得甜甜有一回玩球,因为自己没抓住让球滚远了,便莫名其妙发脾气,不但大喊大叫,还把她的玩具统统摔在了地上。这个时候,我无声的走到她面前,严肃但沉静的看着她的眼睛,摇头,告诉她做错了,不能这样。当时她看到我脸色不对,哭闹得更厉害,并示意要我抱。我只是蹲下搂着她,指着满地的玩具跟她说:捡起来,才能抱。僵持了几分钟,小家伙居然边哭边开始收纳满地的狼藉。等她全部收拾好,我第一时间抱起她,狠狠夸奖了她,小家伙很快又破涕为笑了。
除此之外,绘本里的主人公啦、动画片里的形象啦、娃的玩具啦,等等,只要是任何小家伙感兴趣的元素,这种时候都统统能够派上用场——
“小熊宝宝能够自己好好睡觉,甜甜你也可以的,对不对?”
“快看,佩琪是怎么做的?她从来都不乱发脾气哦,我们跟她一起好吗?”
“月亮婆婆喜欢懂事的好宝宝,你做得不对,月亮婆婆就躲起来喽!”
在如此日复一日的过招中,小家伙从一个软软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见人要打招呼、明白别人给予要说谢谢、懂得离开时说拜拜的小盆友。虽然也会惹我们生气、有时让我们哭笑不得,但总体而言,这个两岁未满的小小人还是在正确的大方向下,一点一点向着理想中的模样进发。在这个不可逆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每一天遇到的问题都是全新的。这也迫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育儿储备,强调“与时俱进”。这也正是我当妈妈以后的第三点体会:生儿容易养儿难,育儿之路,也是自我提升修行、和娃共同成长与进步的历程。“养育”的重点在于后面这个字,如何教育孩子,这真是贯穿一生的课题。
(陪你一起长大)
写在最后的话
当妈以后的体会,其实哪止这三点呢。血泪屎奶、喜怒哀乐,五味杂陈的养育史,岂是这短短篇幅所能表达透的。
不久之前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甜甜已经长大,梳着小辫子,长相却还是小婴儿时的模样。她似乎是要去远行,往前跑着,离我越来越远。忽然,她犹豫了,猛一个回头,大哭着又朝我狂奔而来。我慌不迭迎向她,张开双臂紧紧搂住了她。这个梦境是如此清晰,以至于我醒来时,那种强烈的情绪起伏仍然堵得我心头闷闷的。那种根植于潜意识的爱和依恋,让我更确定了一件事:成长就是一个在不舍与期待中,不断割舍放手、不断目送分离的过程。
如此亲密无间的时光呀,真的也就短短几年。始终很感恩彼此母女缘分的选择,是我生了你,但却是你让我重生。愿给你许多许多的爱,和许多许多的陪伴;想跟你一道经历种种,无论欢喜与悲伤。
育儿之路漫漫兮,我们且行且珍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