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父母和老师来说,“乖”是判定孩子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是否乖”的判定依据就是成人制定出的各种规则。要知道,父母和老师在制定这些规则时,更多是基于自己的喜好或者便利,很少考虑这些规则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说出的话或表现出的行为传递出来的信念,通常会变成孩子的人生信条,如果这些信条非常僵化地成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和情绪,就会变成规条。顾名思义,规条意味着限制、僵化、不自由、不灵活等。
儿童通常会把这些规条当做指导和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然后依据自己是否符合这些规条来获得对自我的评价,。符合规条时就自我感觉良好,不符合时就会产生焦虑和压力。
特定的规则与泛化的规条的区别
规则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情境或时间锁设立的,为了群体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准则或者要求。规条则带有负面意义,而把某一特定的规则不加选择地、僵化地运用到其他情境中。
规则是适用于特定情境或者范围的,因此常在意识层面上能被自己觉察到;而规条往往形成于人的幼年时期,因此多是自动化的,较难被自己发现,通常会导致人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困扰。
帮助孩子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2,3岁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加和语言能力的增强,孩子能够理解并且遵守一些规则了。学习遵守规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然而,如果只是告诉孩子一些禁止的词汇,他们只知道“什么不能做”,并不能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一旦孩子理解了规则的意义和适用条件,就不再受限于规则,会变得更加灵活,也不再压抑自己。
——摘自:接纳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