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贝的爸爸妈妈都知道,饮食对宝宝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宝宝毕竟还小,稚嫩的消化系统加上免疫系统的不完善,对于一些食物是消化不了的,有好多食物是不该出现在他们的食谱里,如果加错了,不但没有营养,还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那么,到底有哪些食物不能给宝宝吃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宝宝的食物“黑名单”吧!
6~12个月的宝宝食物黑名单
宝宝满6个月,虽然添加了辅食,但消化系统还较为稚嫩,母乳所含的乳铁蛋白可以为宝宝肠道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为了保护宝宝胃肠道健康,除了坚持母乳喂养之外,还应警惕那些造成肠胃负担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的食物。
蔬菜类:牛蒡、竹笋
这些是蔬菜中难以消化的品类,不适合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的小宝宝。同样的,像是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菜根,宝宝的小肚子也难以承受。
水产品:汞含量较高的鱼
体型较大的鲶鱼,大眼吞拿鱼、蓝鳍吞拿鱼等汞含量过高,对宝宝的神经系统有影响,均不适合作为辅食食材。
调味类
盐:未满12个月的宝宝,从母乳、配方奶或是辅食中摄取足够的钠,不需要额外再添加盐。别忘了,酱油、番茄酱、豆瓣酱这些调味品含有“隐形盐”,同样要注意,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保健品
蜂蜜: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吃蜂蜜,因为蜂蜜容易受到肉毒杆菌污染,这种细菌哪怕在100℃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小宝宝来说无疑是禁忌品。
1岁以上宝宝的食物黑名单
1岁以上的宝宝,终于可以尝尽各种美食啦!但有些美味的食物却是“违禁品”,所以宝妈还是不可以放松警惕噢!不要为了迁就宝宝的口味就放任他,小心酿成大错!
饮料类
1、碳酸饮料
喝碳酸饮料会引起胃酸的减少,宝宝脆弱的胃肠道就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此外,碳酸饮料中的磷酸盐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2、功能性饮料
这类饮料添加了咖啡碱,其作用类似于兴奋剂。宝宝喝了会过度兴奋,进而影响睡眠或是出现哭闹等情绪问题。
调味类
味精、鸡精:鸡精和味精都含有谷氨酸钠和氯化钠,宝宝的肾脏还没有发育健全,如果吃了就会喜欢吃咸的食物,加重肾负担,以后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零食类
1、整粒坚果/果冻/橡皮糖
这些看起来“小个头”的零食其实都有可能呛到宝宝,若是不慎吸入气管,会导致危险的后果,并且果冻、橡皮糖这些食物中含有防腐剂、增白剂、香精、色素、甜味剂及食品增稠剂这些不利于宝宝成长的添加剂。
2、过甜/过咸/过油零食
例如巧克力,油炸薯片等食物,宝宝一旦喜欢上这些重口味的零食,不仅容易养成宝宝偏食的恶习,同时也容易诱发龋齿、儿童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高能预警黑名单
营养补品
为了宝宝的营养和健康,只要在平时的一日三餐时注重营养均衡,奶爸奶妈完全没必要再给宝宝额外吃补品了。如果宝宝有营养缺乏疾病,请在医生的建议下按需补充。同时给宝宝选择含有乳铁蛋白的配方奶粉,为宝宝延续天生保护力,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增加免疫力。
水果
芒果、菠萝这两种水果容易刺激到皮肤,在食用过程中触碰到宝宝的嘴唇,皮肤可能会出现小皮疹,甚至会出现红肿痒等不适感。
酒
逢年过节或许会遇到亲朋好友“劝酒”逗孩子,爸爸妈妈千万要制止。因为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本就不完善,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显然危害很大。
这份宝宝辅食添加黑名单,宝妈们一定要好好收藏噢!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们看完之后别再坑娃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