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这件事是每一个宝宝从出生就要开始面对的,可能很多家长会对这件事感到很头疼,因为大部分孩子对此是一个明确拒绝的态度。但很庆幸的说,我还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困扰。而这说起来要得益于我之前看过的尹建莉老师所著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在医院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边是家长连拉带拽,连哄带骗,一边是孩子拼命躲拼命哭。其实这样的画面是完全可以避免出现的。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大人要提前用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我们为什么要扎针。比如:宝宝,我们一会儿要打预防针,扎一下胳膊这里。打这个针就是给我们的身体一个保护盾牌,以后万一遇上这种病毒就能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到伤害了。对于未知的事物,就连成年人都会多多少少有点恐惧和抗拒,更不用说孩子了。所以来自他们信赖的父母的告知,是非常有必要。
其次,正因为宝宝对父母完全的信赖,所以对于即将面对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据实相告,那就是打针是会疼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我见过太多家长对孩子说:没事没事,一点都不疼!那么大一根针扎在肉里,怎么可能不疼!孩子信了你的话,乖乖伸出胳膊,结果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不光疼得很,还吓了一大跳!身心同时受到伤害,不仅这次哇哇大哭,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也不会再信你了。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和孩子说:一会儿会疼一下,如果你觉得受不了想哭的话,可以哭,但是答应妈妈,千万不要躲,因为一躲有可能会划伤你。
最后一点就是,不要随便给孩子扣帽子,什么“你都多大了,打个针还哭,怎么这么怂啊!”什么“你是男孩子,坚强点,不准哭!”之类的。其实我最不理解的就是劝别人不要哭这件事。为什么不可以哭呢?当我们有不良情绪的时候当然要找出口去宣泄,不然这些垃圾憋在体内不难受吗?而对于孩子来说,最直接的宣泄就是哭啊。孩子的承受力和适应力其实是很强的,你让他哭一会儿,很快就能过去这个劲儿。
总之,任何事终归会得益于沟通和理解,对您自己的孩子请更不要吝惜,多和他们聊一聊,谈一谈,很多事情解决起来就会顺风顺水,而且有时候孩子还会给您意外的惊喜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