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喂药的时候,也许你自己或者你身边的人都有过以下类似的经历:
*强行撬开孩子嘴巴喂药
*捏紧鼻子给孩子灌药
*趁孩子说话、大笑或大哭时“偷袭”给药
*牛奶或饮料随意混合服药
*根据自己经验盲目用药
*任意增加或减小药量
*欺骗孩子说药就像糖果
给2-6岁的孩子喂药的确是一项技术活,尤其是给已经有了自我想法的孩子喂药,更是难上加难。类似上述的这些行为,显然每个家长都知道是不科学且不正确的,但与大家想象的不同,在现实中,多数家长还是会选择使用这样的方法来喂孩子吃药。
点妈身边也经常有使用这种强硬或错误方法来喂孩子吃药的家长,结局往往是要么孩子妥协,哭着吃药,要么家长妥协,拿孩子束手无策。最让人惋惜的结果,就是以悲剧收场。
我们来看这样两则新闻:
2014年11月,深圳龙岗一名母亲,因为女儿不肯吃药,于是她强行灌药,最终导致女儿窒息而死。
2015年5月,黑龙江大庆市的一对年轻夫妻捏着2岁宝宝的鼻子喂药,最终导致宝宝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这种喂药方式的效果好不好我们暂且不讨论,单是对于孩子的伤害就足以让所有家长为之警惕了。
因为当家长随意把药物与饮品混合时,不仅会影响药物的药效,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腹泻、过敏、呕吐等。
而更严重的是,当家长在撬开孩子嘴巴、捏紧孩子鼻子,或孩子在大哭、大笑的情况下,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此时孩子的气道是完全打开的,药物也许会直接进入气管,造成窒息,恰好家长也未能及时消除孩子窒息的状态的话,往往就会以悲剧收场。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喂药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技巧和保持足够的耐心。
正确喂药方法建议
1.喂药前仔细查阅药物说明书,认准用药时间、间隔、用药量以及建议用药的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说明进行喂药前的准备工作。
2.如果可选择,尽量选择液剂或粉剂,有利于孩子进食,避免选择片剂、胶囊装等易导致孩子窒息的药物。
3.如孩子非常排斥吃药,家长可选择使用滴管来进行喂药,或在询问医生后进行药物与其他饮品的混合。
4.与孩子平等交流,告诉他什么是药物、药物是如何消灭病毒的,帮助孩子明白吃药是不能协商的,哪怕是成年人在生病时也会这样做。
点妈在喂小数点吃药时,也会根据小数点的状态采用不同的喂药方法,但唯一不变的是从不让小数点平躺着吃药,避免呛到孩子,坚决排除窒息的发生。
强行喂药对孩子身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从另一层次来讲,这种行为不仅仅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更是对孩子心理的巨大伤害。由于家长在给孩子灌药的过程中所说的某些话,譬如点妈在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骗孩子药就像糖果”,或承诺孩子“吃完药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等哄骗话语,其实就已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伤害。
美国早期儿童纵向研究项目(ECLS-K)研究显示,有60%的家长会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服用药物,且其中有高达48.5%的家长是在哄骗中完成喂药的。而在哄骗之后,家长们往往不能完成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实现自己给孩子的承诺,导致孩子产生更大的抵触心理。
为什么家长喜欢哄骗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哄”字的第一个定义为“哄骗,第二个定义是“哄逗”。而“哄逗”才是带孩子的意思,可在许多家长的实践中,往往把“哄骗”与“哄逗”混为一谈。
1.用哄骗解决问题更简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占大部分,尤其对于2-6岁的孩子来说,讲道理似乎不那么奏效,而使用哄骗和孩子沟通则会简单得多,且谎言的威慑力往往可以省很多事。
2.哄骗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面对孩子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追问,家长们一方面懒得回答,另一方面可能家长自己也无法正确回答孩子的问题,所以采用哄骗的方式将孩子的好奇心暂时“应付”过去。
哄骗会如何影响家长和孩子
1.被欺骗后,孩子会经历很多负面影响
a.缺失对家长的信任
家长的承诺是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如果在听话或努力之后,孩子仍达不到心愿且发现父母对自己的承诺只不过是一种哄骗,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疑惑和失望,甚至是绝望。这种恐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危机,且由此引发对父母权威性的挑战几乎是颠覆性的。
.严重缺乏安全感
长期对孩子进行哄骗会造成其观念的改变。当孩子发现自己一直处在被欺骗的环境下时,他会用一种新的、多疑的目光打量自己和生活:连父母都不能信任,还有谁可以去相信?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安的反应:怀疑身边人可能会欺骗自己、无法轻易相信身边人等等。
c.养成撒谎的坏习惯
2-6岁的孩子正是喜欢模仿他人的时候,所以时间长了,当孩子“识破”了家长的这些行为后,家长的哄骗不再奏效,而且孩子还会效仿家长,反过来对家长撒谎来达成自己单纯的目标。所以“谎言教育”不仅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危机也会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2.哄骗也会对家长造成负面影响
并非只有孩子会被哄骗伤害,制造哄骗事件的家长本身也会遭受负面影响。哄骗孩子之后会引发家长短期或长期的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通常是正面、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哄骗孩子会让家长对原本的自我认知产生怀疑。例如,家长原本认为自己是个非常懂孩子、对孩子非常平等的人,然而事实是他们无意或有意地欺骗了孩子。事实与自我认知产生的不一致让家长感到不安:“我怎么能骗孩子呢?我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吗?”许多家长在事后都会因愧疚及懊悔而备受折磨。
哄骗孩子确实有着许多不良影响,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却是大部分家长们有可能遇到的事件。假如你无法控制自己,或在无意中制造了哄骗事件,应该怎么办?
哄骗孩子之后,家长该如何重塑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父母对孩子言而无信,最本质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没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因而也没有把对孩子的承诺看成承诺,没有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其实应该是平等关系。
所以在失去孩子信任之后,家长首先要向孩子真诚地道歉。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对于自己的真诚。
但由于此时的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信任的重塑不只是口头上的一句“对不起”,它还需要家长做出更增加孩子信任的行为,例如,给孩子许下承诺并及时实现、在孩子的事情上尽可能多地聆听他的想法等等,以此来重塑孩子对家长的信任。
点妈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真的懂孩子,希望文中写到的这些负面影响永远不要出现在你们的身上,也希望你们永远用不到这些重塑信任的方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