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一,同事们都聚在一起吐槽周末带娃赶场子的种种心酸,一脸倦容,却写着满足,仿佛不带娃去几个培训班兴趣班,就会拉低娃的起跑线一样。别的专业我不敢乱说,我只说我熟悉的美术。
为什么要让娃娃们有爱好?
听过好多妈妈说孩子粘人,缠着妈妈,导致妈妈什么都做不了,脾气大的,瞬间急火攻心,一股火都冲着娃来了,好好的亲子关系瞬间崩塌;脾气好的也是一脸作为妈妈的职业微笑挂着,心里早就沸腾了。
有爱好的宝宝会主动寻求自主时光,做事的目的性也会好很多,爱好也会成为孩子情绪发泄情感表达的途径,在专长上的突出表现会迎来赞誉声,孩子们会更有自信。回忆我的少年时代,画画的时刻美好又安静,陪伴了我无数的关键紧张时期。
我家橘子姐姐生性比较喜静,6个月可以安静的坐在我怀里看着绘本听我讲故事,能拿笔的时候就到处画点和线,现在四岁半,大概可以独自画画半个小时,我坐在旁边看书或者干自己的事儿就好。画画绝对是让她瞬间安静的利器。孩子的美术培养,一是要等敏感期,二是要耐心铺垫,三是要明确培养目的。
敏感期,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显示出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特别关注,我认为不用特别去查看时间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爸爸妈妈多观察孩子就好,发现了就顺势引导。橘子一岁多对笔表现了兴趣,我就把笔给她,握着她的手,在纸上自由画线,她觉得这是个神奇的过程,就到处画。孩子是不知道墙不可以画,只有纸可以画的,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画了墙之后教训孩子,这基本就等于炮轰了敏感期,扼杀了一个兴趣。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她要在沙发上画,我跟她讲,沙发清洗很麻烦,你可以换个地方画(不要轻易说不,设限太多,孩子就基本没有探索欲了,家长的标准单行道不适合孩子),她就放弃了沙发,又问我可不可以在我腿上画,我想,一是腿好清洗,二是画画需要体会的就是介质和画材,于是牺牲了一下,我跟她说,只可以画妈妈的,不可以随便画别人的( 我还照相留念了一下,时间太久远,不翻了)。画完,姐姐兴奋的不得了,她觉得画画是开心的,被鼓励 ,敏感期得到保护和正向刺激。
耐心铺垫,姐姐表现出对美术的兴趣后,我开始进一步对她进行刺激,带她看绘本,绘本主要是图画,所以对图画一定要严格把控,省事儿的办法就是搜童书获奖作品:美国“凯迪克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国际安徒生奖、德国绘本大奖、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儿童图画书奖、蒲蒲兰……给她讲情节的时候,带她观察画面的细节、神态,感兴趣就多讲一点,不感兴趣就不讲,慢慢来。严把动画片质量,到处逛博物馆、美术馆,再小的城市,也会有小型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还有大学里设计系的毕业展和常规展,有时候孩子会一下子跑开,没关系,总会看到一点点的,有时候会在一幅画面前看好久,没关系,那就看够了再走。不用一味求数量。如果孩子喜欢自然,摘树叶、玩泥巴、看蚂蚁,也好,自然是一切美的根源,如果没有很着急要走的事儿,就随他去,他不问,可以不去打扰他。
我给姐姐准备了各种画材:丙烯的、水粉的、水彩的、国画的、水溶彩铅、炫彩棒……某宝上选马利的就ok,属于入门型,孩子玩完全够用了。笔不用买整套,买单号或者双号就好,比如1、3、5、7或者2、4、6……纸张嘛,水粉纸、水彩纸、素描纸、速写纸、油画布、复印纸、宣纸、卡纸,都可以,宜家有一种卷纸,也好用~姐姐很喜欢中央美院门口那个画材店,还有北京服装学院门口卖服装辅料的店~(我上学的时候也超级喜欢~~)
明确培养目的,学习美术过程中我比较看重的三个目的,一是观察力,二是造型能力,三是内心的表达。
观察力不光是眼睛看,还有头脑分析的过程,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家长,会用像不像来评判孩子的画作水平,画的像说明观察并找重点的能力好,抓得住描绘物体的特征,比如兔子的长耳朵,大象的长鼻子,细节丰富,也说明观察力很好。平时跟孩子在一起,要提醒她去体会周围,边看变和她聊:柳树的叶子什么样啊,杨树的叶子什么样,能说出来吗?能说说哪儿不同吗?这个不同就是特征。上面有纹路吗?那个叫叶脉,你看看叶脉怎么分布的?这就是细节,摸一摸,体验下手感,虽然为了画画打基础,但是同时调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感这五感来刺激孩子对同一物品的全面认知,总归是好处大大的,画画也是要处理意境、事件的,默默的也锻炼了逻辑和语文。观察力较强的孩子,通常能敏锐的捕捉到别人的表情和情绪变化,所以共情能力一般都不错,对情商的提升也是大大的有好处。
造型能力就是能把自己想的东西完整准确的表现出来,这是有技巧的,一般美术培训机构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比如怎么用笔,怎么画的圆画的直,小宝宝不用刻意管这个事儿,七八岁后,可以从描摹开始,类似写字的描红,然后是临摹,然后是默写,然后是写生,量够了,自然造型能力就上来了,一是因为脑子里有东西,就像读书多了会写作一样,二是手上的笔感增强了,类似开车,开久了,就不去想刹车和油门的位置了。小孩子对色彩的敏感度会强一些,对空间的理解力会弱一点,这也是为什么素描之类的课程一般从八九岁才开始。
最后是内心的表达,类似作文里的主题思想表达。对小孩子来说,如果她开心、生气、郁闷、悲伤都想通过画来表达,那就太好了。橘子姐姐经常会在情绪有波动的时候说,我要画画!我就狂点头表示同意。她现在把画画当成情绪发泄的出口,也当成最得意的事儿来做,她会把自己的画当成最好礼物 送给别人,连幼儿园的跳蚤市场,她都是拿了自己的画去卖。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有情绪变化,没有宣泄出口的时候,可以试着问问,你想画张画吗?如果孩子不知道画什么,你可以引导她,比如孩子在哭闹,那就拿出镜子让她照照,说,你的嘴巴耷拉下来了,变成弯弯月亮了,不开心对不对,眼泪也挂着呢,像水滴一样。或者干脆让她用颜色乱涂,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帮孩子找到了画画的切入点。
所以,家长会不会画不是关键,保护好奇心、会引导才是关键,明确了培养目标,过程可以用自己擅长领域的学习思路来指导,都是异曲同工的~
最后,上图,姐姐的画《美人鱼》《蚂蚁的地图》《芭蕾舞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