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桑村,位于贵州省国家级贫困县,册亨县。
这里的孩子,一年只能见到一次爸爸妈妈,这里的老人,一年也只能见到一次自己的儿女,还是在过年的时候 ——这是一个留守村。
2015年的夏天,正在大连理工大学读书的周建仁,首次来到纳桑村支教。
他发现,村子里几乎每个家庭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照顾孩子。家里没有老人的,就是十来岁的大孩子抱着四五岁的小孩子。每个孩子都心事重重。
孩子们放学后要走一小时的山路回家,回家后还要做饭,洗衣,喂猪,做农活。周建仁看着他们在长长的山路上的小小背影,总会觉得心里有一种隐隐的心疼。
本该是父母宠爱欢声笑语的年纪,他们却不得不提前变成了大人。
这时候的周建仁,心痛却又无可奈何。
2015年春节的时候,妈妈让周建仁买些土特产,他问了村里的很多老人,后来找到一个小小的红糖作坊。
作坊在山上的甘蔗地旁边,要走很远的路。
作坊里只有父子二人,年轻的叫韦刚。聊着聊着,周建仁问韦刚,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那么多,如果我们在当地开个小厂熬红糖的话,你觉得大家会考虑回来么?
韦刚很认真地思考了下回答说,在外面打工其实也很辛苦,而且孩子和老人都在这里,一年到头也看不到。只要工资不比在外面打工少太多。
“如果家里有份还可以的工作的话,谁会想出去?” 熬糖间隙,韦刚点了支烟,深深叹了口气。
周建仁突然明白了,除了支教,自己还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了——他想用这块红糖挽回这些孩子父母离开的脚步。
纳桑村绿水青山蓝天,有漫山遍地的甘蔗林,平均无霜期345天,冬无严寒,夏季炎热,夏湿春干,雨热同季,囊括了优质糖蔗生长的所有条件。
据村里老人说,当地做红糖的历史,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至今仍有些老匠人还掌握着古法熬制红糖的手艺。
但是,因为利润越来越少,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2016年3月,正是山里油菜花开得极旺的时节。周建仁放弃了名企offer,决定回到纳桑村创业,开办红糖厂。
为了寻找适合熬糖的甘蔗品种,他跑遍了当地12个村25个组,走了近百公里山路。
△周建仁向老师傅请教熬糖技艺
他还请教了当地几乎所有的老师傅,学习讨论技艺的优化,反复试验数百次,终于确定了稳定规范、100%无添加的熬糖工艺。
△控制火候,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从找场地通水拉电,到重新搭灶头收柴火,从买锅买各种工具,到收甘蔗找工人,从榨汁过滤熬糖,到出锅切块装瓶包装......周建仁每天要协调很多事情,每天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
在大山里熬红糖的这条路上,满是泥泞,荆棘丛生,但他始终没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整整9个月之后,工厂建成。
现代化的生产环境,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作为当地首家古法红糖厂,由于没有任何可参照的标准,周建仁只能从卫生环境、技术支持、厂区建设,还有产品质量上不断完善准备,没有上限地改良。终于,他拿到了册亨县的首张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全国仅有50多家企业拥有该证)
拿到红糖食品生产许可证之后,周建仁开始招募工人。
周建仁的工厂一期招募了22名当地工人,其中有15名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留守儿童父母。
△留守儿童的父母从外地回来了
但是,在这个大山里,似乎团圆只是短暂的,而久久的留守才是常态。
周建仁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常态,在这片离家千里的这片土地,他想用这块纳桑红糖,把更多千里之外的人带回家。
△留守儿童的妈妈回到村里,进入红糖厂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周建仁正式开始古法熬制红糖的生产。
看起来小小的一块红糖,要经过选甘蔗、砍甘蔗、榨汁、过滤等13道工序,精心打磨,才能成型。
首批古法红糖在工厂里熬制成功的时候,周建仁发现,他不仅仅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留守儿童有个完整的家,也是在拯救濒临失传的古法红糖熬制技艺。
强烈的责任感让他对红糖的品质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他坚持用极甜极天然的甘蔗,坚持用100%无添加的古法熬制工艺,坚持干净现代化的生产环境,确保出产呈现的每一块纳桑红糖,每一口纳桑红糖水,全部都是新鲜蔗汁的天然汇聚。
为了和市面上的劣质红糖彻底区分,周建仁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用心制作了红糖的包装。
山里的东西不一定土,也可以作为很体面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周建仁的行动慢慢地改变了纳桑村,也引来了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
△黔西南日报对周建仁创业故事的报道
这是一份爱心,也是一份匠心
从熬制生产到包装储存,每一道工序都全心全意诠释着一颗质朴的真心。
周建仁一直努力着,坚持用古法熬制红糖,用一份纯粹打动所有人。
后来面世的红糖,不像市面上常见的红糖的颜色那么深,一看就是很天然健康的新鲜色泽,凑近一闻就是一股淡淡的甘蔗香气。
干嚼一口,融化在嘴里的那股清甜恰到好处地包裹了整个味蕾,而甘蔗的清香却直沁心脾,非常纯。
△ 纳桑红糖
熬制1斤红糖,需要整整15斤糖蔗。
温馨提示:纳桑红糖,为留守儿童尽一份爱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