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假期收假第一天就踏上了下乡的行程。
羊坪乡,之前去过一次,就是在4月4号的出征仪式上被选作了现场的连线地点。不过这一次去是走访的另外一些村子。这里彝族的人比较多,他们讲话总是带着一些民族的语言,我们一行人都有些听不太懂。
我在这里见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做沙冰,他患了一种病,是类似于皮下出血的症状。家里面的父母是靠种地为生,今天是自己的奶奶要到村医处挂水,把他带着一起来了。其实对于这个病,他的家人,包括村医描述的都不是很清楚,但是,带着孩子去昆明看病,已经很多次了。他的奶奶跟我说,“已经带他去昆明看过很多次病了,家里面已经花了2万多块钱了。”
不过所幸这个病治疗的也差不多,再去一趟昆明的医院就能解决了。但已经花出去的2万块钱,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是非常大的一笔支出了。
跟沙冰也聊了几句,还是个很害羞腼腆的小男孩,话不多,今年十岁了,才开始上2年级,比一般的孩子要稍晚一些。整个人看起来也比较瘦弱,正在换牙,笑起来的时候,大门牙漏着一个洞。
问到他在学校里最喜欢上哪门课的时候,他小声的跟我说“喜欢数学……喜欢念书”,听到孩子说喜欢读书不知怎么心里一喜继续追问道:“有没有想过以后去丽江,去昆明,甚至去北京上海更大的城市读书?”
他看着我,茫然了一会儿,“不想。”
我很诧异,本以为喜欢读书的他会毫不犹豫选择“想去”,可得到的确实完全相反的答案。
不止是沙冰,还有在卫生室的别的来挂水的村民,其中有一位大姐,家里只有婆婆和自己,丈夫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撑着。是肺上的病,在县医院看过后就匆匆回来了。
究其原因,大姐告诉我“家里离不了,家里的地、还有婆婆都要照顾。”经济条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家里靠种地每年的收入也不过几千块钱,孩子读书加上正常的生活支出,几乎所剩无几。
无论是小男孩的不想去大城市还是大姐不愿意留在县城将病治愈,健康和“贫”似乎一直挂着钩,尤其是越到贫困地区,这两者的关联就更加紧密。不过要坚信,有国家、众多社会力量的帮扶,终有一天那个眼睛里闪着星星的男孩“沙冰”会毫不犹豫回答“想去”,大姐能安心将病治愈再回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