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家长在孩子的起跑线上迷路了,好消息是孩子不用写作业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
家长惊问:我的天哪!不留作业了?
孩子欢呼:我的天哪!不留作业了!
每位家长都有陪孩子写作业的经历,这种“一线陪读”的职业,古时叫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官从一品,职位那是相当高贵。现如今,这种陪读都是血泪史,怒气冲天、气到心梗都是日常。
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很多父母冲在第一起跑线,负重前行,学会了拗口的英语,弄懂了高深的奥数,邻居王奶奶都钢琴八级了!陪孙子学书法的隔壁刘大爷快开个人画展了,我媳妇的速算差点就打破市记录!
家长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归根结底,三点:1、不认命,望子成龙。2、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3、考试是最后的公平竞争机会。
这些年教育的热点问题,一直离不开收费、择校,现在最热的就是“减负”。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减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原因只有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那么古代同学的作业多吗?学习累吗?让我们看看古代孩子的作业吧。
我不管,我要写作业,写作业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
孔子说了很多劝人写作业的话。(纯属臆想)
“温故而知新”——不写作业不复习,就不讲新课。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作业没写完,作业本丢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写不完作业不吃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边学边写作业,咋不高兴了呢?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私学,儒家思想在古代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以六经为教科书;诗,书,易,礼,乐,春秋,虽然孔圣人推崇儒学,但是其他诸如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也有人涉猎, 可以说私学的教学环境还是比较自由的。主要教材以《四书》《五经》《论语》《大学》,孩子到了7岁开始入学,启蒙教育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开始。
学习强度怎么样呢?
据史料记载,宋代,私学对8岁的孩子,每天认字200个,背诵大篇文章,10岁“加字100个,背诵长段大经。以此类推,12岁再加200个。同样,老师也会测验考试,怎么考呢?吟诵,背诵肯定少不了,但是还有一项,就是复讲,某些比较严谨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有些才高八斗,过目不忘机敏过人的学生,会被要求上台把老师刚才讲过的精华再次复述一遍,学霸还会插入自己的心得,看法,最后做个总结,承前启后,画龙点睛,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个复讲属于当堂测验,不是每个人都能应付的下来的。除了这些,每天考试,半月考试,月考,季考、抽查等,一个都少不了。
师生情?
如果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个能力怎么办?批评教育?太儿戏了吧!体罚我们是认真的!古代体罚!打手板,罚站只是家常便饭,古代老夫子也会叫家长的,古时的面子,名誉、声望可是比天大,比命贵。试想,如果学生考试不及格,逃课,打架,老师直接把一大家子叫来,一顿连损代骂,估计整个家族都蒙羞不止,明代更严厉,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可以连带责罚家长。至于后来孩子回到家的下场想都不敢想!是不是觉得古代小孩子写作业比我们负担还重?更夸张的是,他们还没有寒暑假哦!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的,家庭贫困,出身不好的,甚至因为女孩儿的性别,某些朝代这些都是没有资格读书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是最大的诱惑,使得历朝历代读书人舍生忘死的投入,头悬梁、锥刺股成为美谈,孟母三迁、程门立雪成为榜样。
相比于负担,当下更多的是焦虑,担心快慢班,择校择师,未来就业难度,个人发展空间等,这些未来的忧虑才是心里负担。
相比之下,我觉得古人学习的负担比我们大得多,而且他们没法抄作业,还不能玩手机,看小视频。您觉得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