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胀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说起小儿腹胀的时候几乎是谈虎变色。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就是臭名昭著的“肠绞痛”。宝宝的消化系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导致他每次吃饭以后都会大声哭闹,一哭就是几个小时。男婴的患病率比女婴要高,早产儿以及对于他们的年龄来说身高体重都不达标的婴儿是最易患病的。对于父母们来说,困难的是要找出自己的孩子哭闹的原因究竟是腹胀还是其他问题。
症状
吃过奶之后宝宝开始哭闹,非常不安。他的肚子圆鼓鼓的,并且摸上去非常硬,他的小手会攥成拳头,脸部发红。患儿双腿蜷缩到腹部或者身体僵直,头部向后仰。肠绞痛会导致肚子咕噜噜享。还有一些腹痛的孩子虽然表面上很安静,但是呼吸加快,看起来病怏怏的。需要注意!
病因
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或者宝宝喝奶太快了,因此吃进去很多空气。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对乳蛋白不耐受。有时候妈妈分娩时使用的药物(例如止疼药)也有可能导致婴儿腹胀。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婴儿腹胀,它会出现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但大多是在吃奶之后。
去看医生
如果您自己对宝宝施行的治疗(见下面的“治疗”)没有什么效果,那么请您带他去看医生。如果宝宝的腹胀出现得非常突然,并且非常严重,伴有强烈的腹痛,甚至便血,那么应该立即带他去看医生,让医生检查。看他是否患有肠扭转或者类似的疾病。
治疗
儿科医生可以给您开一种混悬液,它可以通过降低胃里气泡表面张力的方法来减少宝宝吃进胃里的空气或者婴儿食物中的泡沫。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则对这种方法的效果提出了质疑。您可以自己采取以下措施:
Ø 宝宝吃奶的行为:请您注意,要让您的孩子慢慢吃奶,这样可以防止他吃进去太多的空气。
Ø 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该放弃那些容易导致腹胀的食物(这些食物的影响经常被高估)。请您找出那些会导致您腹胀的食物,然后不要吃它们了。
Ø 怀疑对牛奶蛋白过敏:请您向儿科医生咨询,但是您自己不要放弃喝牛奶。
Ø “坐飞机”:宝宝趴在妈妈或者爸爸的前臂上,头部朝向爸爸妈妈的肘部,脸朝下。爸爸或者妈妈的双手轻轻按压宝宝的腹部。
Ø 足底反射区按摩:为了缓解肠胃功能紊乱,您可以按摩宝宝足底反射区,即脚后跟和脚心之间的点。
Ø 外部保暖也有可能会有神奇的效果。请您尝试一下,温暖是否可以让宝宝舒服一些,如果结果是肯定的,那么具体部位是哪里?腹部还是背部?热源可以是您温暖的双手、在烤箱加热2-3分钟的樱桃核枕头或者一个小的热水袋。
臭名昭著的肠绞痛
肠绞痛这个状态并不是一个对孩子当前状态的令人满意的描述。因为这个混乱不安的状态之后隐藏着各种原因:例如对某种食物不耐受(糖或者乳蛋白),或者由于妊娠伴随综合征、难产、亲子关系不融洽或者夫妻矛盾导致的婴儿觉得自己并不受父母的欢迎。还有可能因为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吃奶时吃进过多的空气或者过度刺激。需要区分的是,是否还存在身体上的不适,例如大便异常(恶臭)或者肚子胀。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需要立刻带孩子去看医生了。如果孩子的肚子比较柔软,他的状态还算良好,那么就可以解除警报了。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可以按照腹胀的方法来处理。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比较重要:请您注意,宝宝一天的日程安排应该尽可能平静而有规律,不要有太多的刺激,并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