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体格健全的孩子,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成长,都能学会语言,妈妈们静待花开吧。
跟朋友小聚,发现她家孩子最近说话多了个毛病——结巴。
朋友急的不行,一直问怎么才能改正?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可巧了,CC小时候有段时间,说话也结巴,“我我我我我要吃西瓜”,“我我我我我我不穿衣服。”
所以我宽慰朋友,以他家孩子的情况来看,这没什么异常,全然是操不着的心。
从宝宝咿呀学语开始,宝宝之间的竞赛就开始了,谁家的会叫妈妈了,谁家的已经会背唐诗了,谁家的又会唱儿歌了,领先的洋洋得意,落后的着急上火。
还不同于其他大运动的发展,语言发育确实跟养育者的引导有很大关系,所以麻麻们操着的操不着的心就都出来了。
生怕因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耽误了宝宝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卖力是对的,但是卖错了方向,可就南辕北辙了。
快来看看宝宝学话期,哪些是你不需要管的闲事。
词汇量小,说得少
拿自家宝宝的语言能力跟同龄孩子相比是人之常情,但是语言发育的差异极大,比其他发育方面的差异更加突出。
有的孩子语言能力稳步发育,但也有的宝宝词汇量积累很不均衡。
有的宝宝天生比其他孩子更健谈,但并不意味着爱说话的孩子比安静的孩子更聪明或发育更快,甚至不代表他们的词汇量更丰富。
事实上,安静的孩子可能知道的词汇量并不少,只是开口时惜字如金罢了。
但这种差异以及大部分其他差异都会在孩子达到学龄前消失。
理论如此,但是,确实有研究表明,早说话的孩子更自信,为啥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自家父母身上。
道理讲得再明白,妈妈们还是免不了羡慕别人家的宝宝,为自己不开口的孩子着急。
殊不知,这是你这种焦虑的心理,传染给了孩子,宝宝总是接收到来自妈妈和外界的质疑,也会忍不住自我怀疑,变得不如早说话的孩子那么有自信。
所以,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把上述理论内化到你的内心,在宝宝开口这件事上,不要着急。
时刻提醒自己,不想说、不爱说的宝宝不代表不优秀,你最孩子有信心,她才能对自己有自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