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物质相当丰富,就算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小钱包里面装着过百元的“零用钱”并不鲜见。但是在我家,是不会给孩子“零用钱”的,因为我们家根本就没有“零用钱”这个概念,不仅小孩没有,大人也没有。
在写下去之前,先定义一下“零用钱”的概念。一般我们说的“零用钱”有以下的特征:
·付款方:妈妈(夫妻中管钱的一方)
·收款方:孩子/爸爸
·支付原因:做了家务/考了好成绩/定期发放…
·使用去向:买非家庭共用的、自己想要、自己使用的东西,比如孩子的零食和玩具,爸爸的香烟…
·使用决定权:“零用钱”的掌握者
你看,“零用钱”的概念就是这样子呀,在到手之前可能要实现某些目标(定期发放,等待也是一种目标),钱一旦拿到了手就能自由支配,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在我家,要买“非家庭共用的、自己想要买、自己拿来用的东西”,并不是通过零用钱制度来解决,而是三个人好好商量,达成了共识才决定。写到这里有宝妈可能要嗤之以鼻了:现在的小孩,都知道“商量”等于“被说服”,大人说的大道理一条条,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不买小玩具,他们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有这种想法,我并不会觉得奇怪,我和丈夫都是80后独生子女,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爸妈的“套路”。在我成长的路上,爸妈给的“民主”往往是通过所谓的道理来让我被动接受,逐渐的我已经学会了应对的策略,就是隐瞒起自己的需求。
这样子好像父母和孩子都省事,可是,从成长的角度来看呢?爸妈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孩子想要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做了怎样的价值判断,孩子只要在父母制定的规则下拿到零用钱就可以了,零用钱的来源受绝对的约束,零用钱的使用却过于自由。
我和丈夫在家庭“零用钱”这个问题上一致达成共识:无论是夫妻两个大人还是孩子,在花钱买自己东西的时候,其他家庭成员都有赞同或者反对的资格,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试着说服,但是最后的决定由提起购买主张的人来做。
这样的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十分“危险”的,只要制度生效,蛮横的孩子可以完全不听父母的话,咬定自己的主张,最后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玩具还是零食。刚开始实行这项制度的时候我们也有这种担忧,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孩子的心思根本没有“蛮横”的观念,我们把自己和他摆到同一个平等的地位来相处,他会有自己的判断,有时候甚至“懂事”得让我心疼。
商场的玩具专柜是孩子眼睛闪出小星星的地方,早几年我们购物经过商场一楼的玩具专柜,店员在展示一个新奇的遥控玩具:既能成为无人机在天上盘旋,也能在地上成为遥控车。我看了一下是网上传的很火的国外品牌,售价要两三千元,当时同样的款式在淘宝还没有国产的(也许现在一抓一大把了)。
当孩子提出要买的时候,我和爸爸第一反应绝对是觉得这个玩具卖得太贵了,遥控飞机和遥控车早已经玩具化普及,这个价格其实包含了不少设计和品牌溢价在里面。并且这样的一个玩具对于我家的购买能力来说,也已经超出了“玩具”的范畴。我们没有一口回绝,也没有说“等生日就买”、“考到第一名就买”的话,而是和孩子说明:虽然我们反对买,但是如果孩子坚持想要的话,一定会现在就买下来,但是要听听爸妈的理由:
·这个玩具的售价接近三千元,相当于爸爸小半个月的工资,家里面的存款足够买这个玩具,但是拿出这笔钱就要让爸爸多工作,或者多接几个小项目来补上。
·如果不多赚钱呢,就要从别的花销里面省下这笔钱。
上面列出的开源、节流两大理由,其实无非是告诉他一个道理:买东西之前要考虑口袋里面的钱怎么来,怎么用出去。在讨论之后,他提出通过节省自己的支出,省下钱来买这个玩具,爸妈的花销还是不变。
最后我们提出,爸爸负责节省抽烟还有和朋友去玩的开支,我负责节省购置衣物和化妆品的开支,而他则节省每次我们去超市购买零食的花销,这样就可以省出钱来买这个遥控玩具了。于是爸爸表示改变立场支持孩子的选择,而我当然也是刷卡买下了这个有点贵的遥控玩具。
整个过程,我们没有直接说“太贵了,不买”,而是将购买的决策,包括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的考量,都让小孩参与到了;我们更没有用“爸妈赚钱很辛苦”这一类的话来对他进行道德捆绑,让他主动放弃。
我们始终没有去讨论这个玩具“值不值得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大人的眼里也许觉得淘宝会找到便宜的同款遥控玩具,能飞得一样高、跑得一样快就够了,但是小孩子的心里面知道这个玩具仿造的和正品的就是不一样,今天买和两个月之后买不一样。
后面的事情就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了,我们一家三口严格遵守约定,确实节约了开支,将那个遥控玩具的钱省了回来。事后回想,这样的教育我不知道是否起到预期中的作用,但是那个晚上,他抱着玩具回家像是船长带回了最重要的宝物。直到现在,无论是买东西还是谈学校里的事情,他从来都是很主动的和我们讨论(当然学校里面的事情就是另外一篇文章了)。
我想,我们一家要走的路还有很远,未来他也许还会想要提出买PS5游戏机、买自己的电脑(现在都是玩爸爸的)、买手表、买车、买房、选择高考志愿、职业规划甚至下决心和一个女孩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我们一家收入的增长能否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并不重要,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始终带着这样的想法:父母和自己是有商量的,大家会为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的意识是我非常看重的。构建这样的亲子关系,父母可能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感,实践中需要更多的心力和语言沟通,毕竟生活和教育都是复杂的,但图一时之快,不如见招拆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