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发布的一篇文章:5岁男孩每天给怀二胎的妈妈做早餐,懒妈妈“装死式”育儿引争议
文章给大家分享了法国美食家安闹闹一家,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家务能力」的有趣经验,许多妈妈看后都非常喜欢。
【安闹闹一家】简介
安闹闹(爸爸):浪漫的法国美食家、主持人,有一个美丽的中国妻子,现定居北京~
虫虫(妈妈):亲子共读绘本推广人,肚皮舞老师,自由设计师~
憨憨(儿子):5岁中法混血小男孩,家务小能手、逗比小吃货一枚~
今天,我们仍然邀请了安闹闹一家,给我们做另一个主题的分享——食育。
从字面意义上讲,“食育”,即食物教育、饮食教育。但这个词语本身的内涵,并不止于此▼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餐桌礼仪、孩子该不该和大人一起进厨房、孩子爱吃零食怎么办……简言之,家长该如何将对孩子的饮食教育,根植到平凡的一日三餐中去?
接下来,安闹闹将以他和妻子虫虫对憨憨的日常教育为例,给大家传授他们的“家庭食育秘诀”。
口述:法国人安闹闹 | 编辑:花牛
憨憨2岁左右,我们就开始有意识的让他去认知和了解食物。
比如吃蜂蜜的时候,我会问他,“你知道这是谁做的吗?”
“不知道~”
“这是花和小蜜蜂一起做的。”
“牛奶是牛妈妈身上出来的、羊肉是羊身上来的……”
像这样,吃东西的时候,引导孩子,保有虔诚的心理,去了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了解了食物的来源之后,要学会感恩,吃蜜蜂的时候,我们会和他一起感谢小花、感谢小蜜蜂;喝牛奶的时候,要一起谢谢这只牛等等。
除了在餐桌上引导他去认知食物,还有很多有趣的途径。
比如可以带孩子去超市、去菜市场,看看蔬菜、看看海鲜、看看肉类……超市和菜市场什么都有,可以教孩子的东西非常多。
当然,有条件的话,直接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是最好的。
每年我们回法国的时候,憨憨爷爷会带我们去采蘑菇,爷爷是个植物专家,他认识几百种蘑菇。
采蘑菇的时候,爷爷会告诉我们,哪个可以生吃、哪个煮了好吃、哪个有毒不能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知道,蘑菇是如何生长的、蘑菇的种类有多么丰富、大自然有多奇妙、从大自然到餐桌,蘑菇都经历了什么等等。
Tips-孩子的食物认知途径有哪些?
1、在餐桌上,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的食物认知
2、除了餐桌,超市、菜市场等也是孩子食物认知教育的天然课堂,可以多带孩子逛市场,然后耐心的给孩子讲解各种食物的特性、来源、味道等等
3、想要更生动的食物认知教育,带孩子去大自然,切实感受食物最原始的状态,是最好的方法
对孩子进行健康饮食教育之前,我们父母要先明白,让小孩去控制一种欲望是很难很难的。
所以我们的做法是,不健康的零食、饮料之类的,尽量不买,不往家里放,我们家里没有零食,他看不到,就会好很多。
另外我们会自己做一些小零食给他吃,比如小饼干、蛋糕、薯条等,自己做的会比较健康。
但是,长期人为的避免孩子接触不健康食物,其实也是不好的。
因为太严格的要求孩子,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他有一天可能会反对,没尝试过他就会特别好奇,然后有一天疯狂爆发,这样反而更不健康。
所以我们在憨憨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看食物配料表的习惯,告诉他这个零食里有添加剂,不健康,他虽然看不懂,但是养成这个习惯后,孩子在买零食的时候会过来问我,“我可以买这个吗爸爸?”
然后我看一下,我觉得哇太多添加剂了,就会跟他说,“这个你可能会觉得好吃,但是对你身体不太好。”
“那我吃一点点可以吗爸爸?”
“可以”。
我们教会他好吃和健康的区别,然后让他自己去做选择,要相信孩子,他心里有底,会自己去掌控那个度。
现在憨憨这方面的习惯特别好,他跟着外婆去超市,外婆会给他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他就会跟外婆说,“外婆看一下配料表,不健康的不要买哦。”
Tips-孩子爱吃零食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食物健康观念,越早开始越好,让孩子认识到健康和好吃的区别,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2、不要太严格的要求孩子,要给他尝试的机会,他了解了之后,再引导他去选择健康的食物
3、父母要掌握一定的零食制作技能,平时可以自制一些小零食给孩子吃
我跟我老婆平时都很忙,所以我们非常珍惜忙了一天到家一起吃晚饭的时间。
这个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三个人一起在厨房做菜、一起吃饭、一起收拾厨房……在饭桌上,一家人会很轻松的聊天,没有那种严格的规则,因为大家平时都很忙很累,吃饭的时候就一定要很轻松的状态。
餐桌礼仪的话,其实不仅是在餐桌上,饭前饭后的礼仪,也非常重要。
首先除了非常重要的事情,吃饭的时间不要迟到。
如果孩子看动画片,那吃饭的时间到了,动画片必须关了,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
另外,我有一个规则,就是吃饭之前不允许吃零食。有时吃饭之前,爷爷奶奶会给孩子吃巧克力之类的,我反对,因为饭前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但是吃饭前半小时吃点苹果之类的水果,那没问题,因为饭前吃一些水果是很健康很开胃的。
更重要的是,想让孩子拥有好的餐桌礼仪,首先父母自己要保持良好的餐桌礼仪。
吃饭的时候,父母要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如果对方看手机,要回工作短信之类的,另外一个人会说,你把手机放下,然后我们一起跟孩子聊个天,专注的吃饭,这是很好的事情。
然后是孩子要学会表示感谢,比如说今天是爸爸做的菜,如果好吃,要记得夸奖爸爸,感谢爸爸,如果觉得不好吃,要给爸爸提建议,我也会珍惜儿子的意见,不好吃的我会改进。
最后一个是吃完饭后,我不允许憨憨提前离开桌子,因为我们是一起的,提前离开是不礼貌。
所以他吃完饭会先问我,“爸爸我吃完了,可以去玩了吗?”我说可以,他才会离开餐桌,离开之前,他还会把他的碗收起来放到厨房的水池里,有时候他也会帮我们洗洗碗。
这样做就是想要培养他感恩别人的付出、分担家庭的责任等等。
Tips-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餐桌礼仪?
1、父母吃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好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珍贵时间
2、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
3、饭前不能吃零食,否则会影响食欲,但吃一些开胃的餐前水果是可以的
4、孩子要懂得感恩家人的付出,学会夸奖和感谢家人
5、吃完饭后不能丢下家人自己先离开餐桌,要先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
6、如果吃完饭能把自己的碗筷收到厨房,那真是很体贴的乖孩子了
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和厨房很像,都很妙趣横生,也都危机四伏。
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进厨房,因为觉得危险。的确,刀具、开水、烤箱……厨房里真的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危险,但如果因此就把孩子关在厨房外,那孩子也会错过厨房里的趣味对吧。
更重要的是,我们当父母的最大的责任,不是不让孩子接触危险,而是要陪伴他们慢慢的理解和处理危险。
憨憨6个月的时候,我就抱着他下厨房。
我会把他的手放到烤箱或者烧水壶附近,让他感受危险的温度;三岁半开始,我就给他一把小刀,然后在我的监督下,让他感受切东西这个过程。
所以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危险就不让孩子进厨房,因为如果我们避免他们接触危险,他们不会有应对危险的经验,那可能有一天会遇到更大的危险。
还有一点,你会发现,会做饭的孩子,他的应变能力通常会比较强。
因为在厨房里,我们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土豆要什么角度才好切、炒菜的时候是全都准备好了再下锅,还是一边炒菜一边准备食材、面包和煎饼各需要烤多长时间……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孩子在厨房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应变能力,那么到了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他也会有办法解决。
Tips-孩子应该进厨房吗?
1、虽然厨房很危险,但孩子是可以进厨房的,父母要引导孩子理解厨房里的危险元素,培养孩子的危险规避意识
2、可以有意识的教孩子做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3、更详细的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方法,可以看看这篇文章——5岁男孩每天给怀二胎的妈妈做早餐,懒妈妈“装死式”育儿引争议
其实最开始,是为了一个食物教程,去采访的美食家安闹闹。
在采访过程中,憨憨放学回家了,这个5岁的小男孩,礼貌的和我们打完招呼后,便开始兴奋的玩耍,童心四溢。
开始拍摄后,他又熟练的操作着厨房用具,给爸爸当小助理,跟换了个人似的。
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稳重乖巧中不乏烂漫童真,非常有趣。
后来和孩子父母聊起他们的教育理念,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才撰写成文,分享给大家,希望看完文章大家能有所收获哦。
你有什么独特的饮食教育技巧吗,欢迎微信搜索“宝宝树”或“babytreemika”,关注宝宝树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留言区分享给大家吧
别在孩子面前“翻旧账”
一位爸爸带着孩子一起外出...上回带孩子去外婆家就没带,还得我老远从单位赶回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因为.
1963
家有老人,避免宝宝学到错误发音
现代家庭,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很多宝宝都是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来带。但很多老人可能不会说普通话,有些...
1808
三文鱼肉松:可以直接添加在米粉中
趁晚上简单做一份三文鱼肉松,白天外婆可以直接添加在米粉中,既营养方便,又能慢慢开始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2121
经验分享:教宝宝认识天气
东东两岁多了,有一天,东东妈妈带他去外婆家,刚到外婆家楼下。天空就下起了雨,幸好雨不是很大。东东妈妈...
2294
宝宝睡觉总是一头汗!竟是因为……
这两天,小编作为一枚1岁多娃的麻麻,操碎了心,夜夜难眠。为啥?眼看越来越逼近三伏天了,晚上睡觉时,想...
2705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