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在学轮滑,放学后幼儿园的音体室里,爸爸给他穿上新买的轮滑鞋扶他站起来,然后松开手,身高不到一米二的他穿着很大很重的轮滑鞋站的颤颤巍巍,他说:爸爸,我怕;爸爸说:没关系儿子,往前走。他看起来更害怕了,说:爸爸,我不敢,我真的不敢
爸爸语气变严厉了:你是男子汉,怎么这么胆小?爸爸在这儿呢,不要怕不要怕,他放声大哭
两周后,儿子在幼儿园轮滑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技巧。依然是放学后,在音体室里和别的小朋友轮滑比赛。他输给了一个滑的很棒的小姑娘。坐在椅子上难过地苦了。爸爸安慰他:又不是什么正式的比赛,别难过了,哭的更厉害了。爸爸越说越急:你看你,这么小题大做,值当的吗?。他转过头起身离开了
大家觉得,这两次父子之间的沟通怎么样?我的答案是:糟透了!为什么听了爸爸的话孩子再不愿说一句话就默默走开?
你对孩子的敷衍和急于想让孩子迅速摆脱悲伤情绪的心理,孩子又怎能感觉不到呢?有了这种感受后,孩子会越来越不愿意与你沟通。等到孩子一句话都不愿意再跟你说时,就太晚了
有很多宝妈提到,以前孩子是个小“话痨”,有什么事儿都跟爸爸妈妈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变得再不愿跟父母交流了。
有这种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吧。那么,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你忽略了什么呢?沟通的前提在于“共情”,只有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双方处于同一频道上时,沟通才能顺畅进行。那么,何谓“共情”?共情包含四个因素
一、认同他人观点为事实
二、不评判
三、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四、能够把对另一个人感受的理解跟这个人交流
首先,让孩子觉得被理解,需要父母们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且不随意贴标签、不根据自己的经验武断地对孩子的看法进行评判,心理学家说过:“人在不太考虑自己的情況下更容易共情”。然而这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太难了
我们总是本能地凭着经验猜测孩子的行为意图。就像一开始爸爸安慰轮滑比赛失败了的儿子。爸爸以为儿子哭了,是觉得丢脸,是怕家长批评自己,于是赶紧告诉儿子,没关系,爸爸不生气。
可是,孩子真的是这种心理吗?孩子难过地哭泣真是害怕家长批评?孩子转身走掉,正是因为爸爸误解了自己。成人总是自以为是地误解了孩子的行为意图,还嫌孩子不跟自己沟通。有可能孩子需要你做的,只是一个有力的拥抱,和一句“爸爸理解你的心情”,如此而已!
另一方面,我们总是难以克制住自己为孩子提建议、想办法的冲动。我们凭借着自己几十年的处世经验。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迫不及待地给出自己的建议。甚至试图控制孩子服从我们的要求。把自以为正确的想法强塞给涉世未深的孩子。
当我们脑子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塞满。哪还有空间来装下孩子的想法呢?这种状态下又怎么可能平等地沟通?所以,当我们对孩子制止和说教之前。不妨先问问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不要想当然地作出判断
而共情的第四个因素“能够把对另一个人感受的理解跟这个人交流”。我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和闺蜜好朋友分享心情的时候。而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在我跟朋友诉苦时。相比朋友的回应是赶紧避开这个话题。安慰我:你虽然这方面有点不如意,但是另一个方面,你太棒啦更让我舒服的回应是:虽然我现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但我真的很高兴你愿意跟我说,“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而真正让我心情好转的,是朋友的理解,是心情的“链接”。在回应孩子的情绪上也是这样
我们似乎太急于引导孩子去发现事物的积极一面。而忽略了他当下真切的难过。事实也证明,那些与孩子有着亲密关系的父母。都是有着高共情力、能够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的人!那么,聪明的你,你有所感悟吗?愿意放下自己成人的架子,去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