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咳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1.受寒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夜晚受凉引发的咳嗽最常见。吹点凉风,加衣服不及时,没盖好被子,都是隐患。 保暖方法: ①洗澡、换衣服的时候动作快一点。 ②早晚温差大的时候,给宝宝多加一件衣服,可以是外套,也可以是背心夹克。 ③给宝宝盖被子时,把被子的边角都塞进床单里,不仅能给宝宝安全感,还能防止宝宝不自觉地踢被子。 ④睡觉前用艾叶泡脚,有很好的散寒效果。 2.过敏性咳嗽 在同样的气温下,保暖方式也差不多,为什么有的孩子还是咳嗽?中医讲多为阳气不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孩子免疫力低,体质较弱。 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凉风,发生感冒的症状,咳嗽是为了排出身体的寒气。随着白天的气温升高,身体暖和一些,症状就缓解或消失了,咳嗽便少了。 很多孩子夏天生病少,冬天生病多也是原因——阳气不足、体质偏弱。 体质弱也分弱的程度,好一点的只是会偶尔受凉而咳嗽,病程为3-7天左右;差一点的,一触碰冷空气就咳嗽,对冷空气过敏性咳嗽。 咳嗽:表现为晚上或清晨顽固性、阵发性的干咳,或少痰,严重时还会喘。咳嗽时间较长,有的超过一个月,很容易发展成为哮喘。 过敏:在中医上是“寒”的表现,过敏体质的实质是体质“虚寒”。因为“虚”,所以连平常的花粉、粉尘、动物皮毛都受不了;因为“寒”,所以更容易被夜晚的冷空气刺激而咳嗽。此时需要改善孩子体质。 3.有痰咳嗽 如果不是干咳,是有痰咳嗽,很可能是产生痰液的脏腑——脾胃出现了问题。 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吃得太多、消化不良、积食,让脾胃功能异常,身体水湿不能很好地布散,堆积成废液变成了痰。随着血液循环上升到肺部,通过咳嗽来排出体外。 特别是晚上吃得多,脾胃本该休息却要要工作,更容易产生痰湿,长期夜奶的宝宝咳嗽的概率会更高。晚上爱咳嗽的宝宝,晚上要少吃,控制饮食。 4.秋燥 秋燥咳常发生在有咽炎病史的孩子身上。经常吭吭清嗓是咽炎的典型症状,在晚上,宝宝一开始是喉咙干痒,然后就忍不住地咳嗽。 为什么咽炎的宝宝会在晚上咳嗽呢?白天因为说话和进食会增加唾液腺的分泌,加上喝水频繁一些,咽喉部会受到较多的滋润,咳嗽不明显。 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说话,也不进食,唾液腺刺激少,分泌少,特别是秋燥的到来,咽喉部更容易干燥、发痒,继而产生咳嗽。 此时需要白天多提醒并引导宝宝喝水,也可以吃有银耳的汤粥补水润燥。 保暖、推拿、少吃、补水虽然是最基础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到晚上咳嗽的孩子,也是在家就能护理解决的。 总结一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 偶尔咳嗽——受凉——保暖 无痰咳嗽——过敏性咳嗽——推拿 有痰咳嗽——脾虚、积食——少吃 咽炎咳嗽——秋季干燥——补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