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讨论过帮助孩子提高记忆力时可以用到的一些方法,包括注重亲子交流、通过游戏培养记忆策略,还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等,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埋伏在记忆训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1:记忆训练是万能的 许多家长会相信记忆术,但事实上,记忆术更多的是一种记忆技巧和方法,并不能提高生理上的记忆效果。总的来说,记忆术的宗旨就是将抽象的内容视觉化,甚至感官化,让这些信息尽可能地使用更多的记忆通道进入大脑。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出来的记忆能力虽然很神奇,可是已经剥离了信息本身的含义,变成为了记忆而记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需要处理大量的无意义抽象内容。比起单纯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提炼和逻辑推理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发育正常的孩子,记忆力都不会太差,除非身体状况或者睡眠不好,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记忆力下降,与其想办法用各种技巧训练,倒不如帮孩子调整好身体。 误区2:注重结果忽略过程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不强迫、不定任务,而是尽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家长要知道,愉快的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是因为情绪记忆总是优先于其他记忆的,情绪信息会先得到大脑的处理,因此当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尤其是恐惧的时候,大脑的杏仁核就会给身体发出指令,应对这个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刺激。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的记忆通路就无法再有效工作。因此,当孩子很害怕或很紧张的时候,往往记不住之前家长提出的要求。 误区3:认为机械记忆没有用处 有些父母很担心,培养孩子的记忆力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孩子太小理解能力有限,要求他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一些内容十分不可取。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家长要知道,对于低年龄孩子来说,主要以机械记忆为主,记东西就像是海绵吸水,是全盘接受式的记忆,因为孩子的经验少,对很多事物缺乏理解能力,也不能主动运用方法或技巧帮助记忆,所以这个阶段他们所获得的许多知识都是通过机械记忆完成的。另外,婴幼儿阶段是大脑迅速发育的阶段,需要有效的方式让大脑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机械记忆恰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大脑的形式,它能够刺激大脑的神经元突触建立新的连接,激发大脑的容量,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