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孩子来说格外喜庆,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日子里,他们喜欢跑跑跳跳、四处玩乐。其实,在春节期间,孩子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快乐,还可以学习一些有趣的春节习俗,充实他们的大脑。而在许许多多的春节习俗中,有一些和孩子们相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与孩子有关的春节习俗。
1、年夜饭
年夜饭就是指在除夕之夜,大家围坐一起吃一顿大餐,来庆祝一年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这顿晚饭对于很多人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团圆的象征。对于孩子来说,夜饭就意味着可以吃很多好吃的食物。其实,年夜饭这一习俗自古便有,在古代这一天,即使是关在监狱里的犯人都能够回家和亲人享受一顿团圆餐。由此可见,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告诉孩子这个习俗背后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共享天伦和家人团聚的重要性。
2、守岁
守岁主要是指在除夕夜里,家人共聚、等待天明。传说通过守岁,能够让家人平安。这是对亲人的一种情感表达。而且这一习俗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有专门的书籍将之记载。而守岁需要全家人一起来进行,不仅包括大人,还包括小孩。当然,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也不要对他们进行过多要求,以免熬夜使他们的身体受到损害。父母只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习俗背后的含义,让他们了解到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意义即可。
3、压岁钱
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祝愿。每到吃完年夜饭或者孩子给长辈拜年时,爷爷奶奶就会给孩子一个红包。这红包就是人们所说的压岁钱。压岁钱,又可以成为“压祟钱”,是长辈对孩子的新年祝愿,希望小孩能够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快乐幸福。当然,家长在给孩子压岁钱时也需要有所考虑,不要给他们太多金钱,以免养成孩子浪费的习惯。父母、长辈可以让孩子把收到的压岁钱存起来,帮他们养成储蓄的习惯。
4、走亲戚、拜年
新年期间,家长会带着孩子四处拜年。而拜年也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是大家迎接新年,祝愿亲朋的一种方式。而根据拜访人士的不同,拜年也分为很多种形式, 如亲戚间的拜年、邻居间的拜年等。这样的拜访能够让孩子与亲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当然,家长也不要在春节期间带着孩子频繁出门拜访,以免让他们产生疲惫感。
5、观灯、猜灯谜
人们常说春节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元宵。而元宵观灯、猜灯谜,也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春节习俗。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家长可以带孩子们出门赏灯观景,让他们了解花灯制作的工艺,以及人们观花灯祈求新年团圆的心意。
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孩子们只要经历过就能够慢慢了解。而这些习俗背后的小故事,可以让他们增长知识。家长们可以用显现的语言为他们进行描述,让孩子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春节习俗背后的民族情结与民族历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