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的情绪主要与生理需要相关
1—2岁的宝宝还不能完全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生理感受,所以,当他饿了、渴了、尿裤子了或者拉便便了,他有时就会大声哭闹,希望妈妈能快点来帮忙。
2.宝宝容易冲动
宝宝这时的情绪具有冲动性,常常处于激动状态,来势汹汹,不能自制,好像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如果妈妈只是要求他“不要哭”的话,根本无济于事,因为他一句话都听不进去。
3.宝宝的情绪不稳定
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比如,宝宝因为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大哭时,如果妈妈递给他一个喜欢吃的东西,他会立即笑起来,即使眼角还挂着眼泪。这就是“破涕为笑”。
4.宝宝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宝宝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如语言、表情和身体动作,也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5.与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出现
非生理性需求相关的情绪相继出现,比如,因自主活动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焦急情绪;受到父母的表扬而产生的自豪;看起来比较“泛滥”的同情心,如看到别人笑他也笑,看到别人哭他也哭;看到新异事物表现出的惊奇情绪;做错了事而产生的内疚情绪;对没见到过的东西产生恐惧情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