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咳嗽就是生病了
咳嗽是身体的一个保护性反射,孩子偶尔咳几声通常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孩子频繁、持续咳嗽,则意味着生病了。像呼吸道发生感染,炎症反应或分泌物刺激呼吸道是可以引发咳嗽的,这也是咳嗽常见的原因。另外,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同样可以引发咳嗽,所以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咳嗽就认为孩子病了需要吃药。
2.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无益,而且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3.咳嗽能扛就扛
有的宝宝只是轻微的咳嗽,其它的没有任何症状。父母就没有太放心上,如果宝宝咳嗽超过4周,咳嗽没好容易引起其它的疾病。所以,如果此时还没有好,要去医院诊断治疗,不要耽误宝宝的病情。
4.私自换药
“宝宝都咳了一周了,怎么还不好?”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会比较着急,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就会选择直接换医生或者换药。事实上一般的咳嗽都要3-15天才能好,不停的换药,相当于给宝宝增加负担。
5.先止咳后祛痰
如果宝宝咳嗽有痰了,经常在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话“赶紧先给他止止咳”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咳嗽是对抗病茵的防御反应,可以把呼吸道内的异物与分泌物排出体外,所以最先要做的是先给宝宝祛痰,不然会更加严重。
镇咳药(通常含有可待因或右美沙芬),因咳嗽本身就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可以清除气道由于感染引起的过多分泌物,用镇咳药后分泌物更不容易排出,另这些要都会有些副作用。
6.给宝宝使用成人止咳药
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讲究,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区别,认为成长用的药给宝宝减半或减量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孩子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上的差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