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娃,难免一地鸡毛。
还好发现我和女儿之间一个特别契合的共同爱好,跟女儿一起在厨房里折腾各种美食。洗菜、淘米、打鸡蛋,都是小时候女儿最爱做的事儿。这一坚持就是到了现在,女儿已经四岁了。
与其说我一直在实践食物教育,不如说我很迷恋跟女儿一起做饭的小时光。恍惚间,就像回到与女儿同龄的时光,一起跟小伙伴玩着过家家!
连逛菜市场都变成了我们有趣的探秘之旅。
记得有一本绘本,叫《荷花镇的早市》,讲的就是小男孩阳阳回家乡逛早市的情景。对于现在的城市孩子而言,大多并没有见过我们平常吃的蔬菜、瓜果是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的,我们买回家的食物大多是已经经过加工的,如切掉萝卜缨的干净胡萝卜,切成块的整齐鱼肉。
食物自然的样子已经不见了,但自然的食物真的是这样么?或者说我们食用的部分与整株植物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同食物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每次到了菜市场,女儿的好奇心都会爆发:“这个什么样的颜色?”,“豆角是从哪里来的?”,“原来青椒还可以长得奇形怪状!”
很多时候,也会问得我不知道该如何解答,回来一起查资料的答疑解惑,来解答我们的各种问题!
期待着每周都带娃去菜市场,这样就可以看到每个季节的蔬菜、水果、海鲜,原来每个季节都大不相同呢!春天万物复苏,期待夏天的西瓜,盼着秋天螃蟹,等待冬天的白菜。自然而然感受到季节变换,更是体会到家乡的习俗和传统,端午节会吃粽子,正月十五吃元宵。
其实呢,菜市场是最有人文气息的地方,不光是推荐逛自己家乡的菜市场,更是推荐在旅行中,去逛逛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菜市场或者是市集。
还记得在欧洲自驾的时候,旅行途中,总是会遇到教堂小广场门前的小市集,幸福感一下子冲进心里。还有见到农户带着自家的牛,现场给大家挤牛奶,这张照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小身影,在市集中间颇为兴奋!
南瓜并不是超市看到的一般大小,大的圆滚滚,小的超级呆萌,彼此各异,但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大概也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逛菜场这样看似一个无聊的体力活,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场充满了未知与新奇的奇妙旅程。大家一起来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