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天妈妈。3娃妈,亲职帮创始人,宝宝树特邀课程专家,国家认证亲子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心理协会特邀咨询师,高校儿童课题研究员,受千万爸妈喜爱。新书《玩法养育》全网热卖中......)
在咨询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一些父母特别期待,我能够帮助他们确认“我的孩子就是有某某问题”。似乎如果是孩子的问题,一切会变得更容易。
因为“那是孩子的错”。
比如,如果孩子是多动症/自闭症/...,那么孩子情绪有问题、随意破坏财物、不懂与人合作、没有规律作息、不知遵守秩序就不是父母的责任。似乎父母的成长能力、抚养的环境、陪伴的方式、家庭关系状态这些“大环境”和“背景色”与这个孩子毫无关联。
因为“这是孩子的错”。
事实上,绝对意义上的问题儿童,没有那么多,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不完美的行为,都对应着一个教科书级别的“问题”。
父母要与孩子一同成长
贴标签是最容易的,因为它把孩子们放进一个一个的“问题之框”,对应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这些父母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陪伴的太少,对孩子了解的太少,也几乎没有给孩子做出积极正面的榜样,妄图让孩子成长为完美的样子。
还有一个规律。
越是这样的“都是你的错“型父母,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中也很大概率是“受害者”。因为对方是某某人格,某某问题,某某奇葩.....
个体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个体可以选择,也可以塑造自己和环境。为人父母,真的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童年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如果没有父母的陪伴,很难想象孩子最终会长成什么模样。自卑、胆小、乃至严重的心理阴影,都是很容易发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大原因,都是由于父母缺失了孩子的成长而造成的。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钱,还需要很多很多的爱与责任、关心与耐心。我们要向孩子展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教孩子学会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不要急于为孩子“贴标签”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他认为,人的人格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很多人会通过孩子的某种行为,来判断孩子的总体人格,这种方式其实是错误的。
如果脱离整体人格去考察儿童某一个单独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将这个行为与他整体人格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这个行为。所以,在这其中,作为引导者和教育者的父母,其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的不良行为“贴标签”。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能并不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固定的习惯。有很多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或者偶然为之的行为,他自身并不知道这个行为的好坏,没有判断的能力。
此时,就需要我们家长朋友对孩子进行一个适当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他这个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会得到表扬还是批评的,他从事这个行为会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不禁想起了一则寓言,一只狮子的脖子上被挂了一个标签,写着:驴子。狮子发怒,不停地辩白它是一头狮子,可人们还是叫他驴子,并给他拿来了青草,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它宁死不从;可每个从它身边走过的人看到标签,都认为它是一头驴子,时日久了,狮子也感觉自己可能就是一头驴子,又过几日,从狮子洞里传来驴子的叫声……
所以,不要轻易的认为你的孩子因为某种行为,是个问题少年,提前为这头狮子贴上了“驴子”的标签,我们应该多多给予陪伴和信任,在成长的路上真正地为他们指路引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