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三男生特别喜欢搞些小发明、小创意,他常常乐此不疲。有一次他自制了一个净水器,拿给爸爸炫耀,爸爸却把他打击了一顿,说他做的净水器根本不能净化水。男孩一生气对爸爸说:“我做的净水器能把马桶水都净化了。”爸爸毫不示弱地回复:“那你去接马桶水试试喽!”男孩秒怂,灵魂质问父亲:爸爸你为什么老打击我,是不是嫉妒我比你强啊?
一个高中体育女生,参加市运动会,拼尽全力,超常发挥,取得了标枪比赛的第三名,高兴地捧着奖杯回家,她没听到妈妈的赞美,换来却是一句:“你为什么没拿第一名?”女生失望至极。
宋丹丹带儿子巴图参加一档综艺节目,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宋丹丹会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当巴图手忙脚乱的生火煮鸡蛋时,她又在一旁嘲笑儿子笨手笨脚,埋怨儿子扬起的烟灰弄脏了自己的脸,看到巴图脚趾发炎了,竟然说:“不会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啃脚。”让巴图颜面尽失。
以上的场景我们是那么的熟悉,因为我们也曾经被父母打击过无数次,中国父母爱打击孩子似乎是一种通病。
我们爱孩子,可我们为什么总会忍不住打击孩子呢?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初三男孩将这个问题抛给父亲时,父亲说,搞发明创造没有问题,但前提是你要学好文化知识,这是搞发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我感觉这个回答有点打擦边球,没有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貌似言外之意是,因为你还没有学好文化知识,不适宜搞发明创造,或者说你根本就创造不出个什么。但是为啥不肯定孩子的钻研精神呢?就像男孩说的,也许我的发明并不能用于实践,但我的想法总是好的,谁脑子里没有过稀奇古怪的想法呢?
第二个案例中,高中体育女生妈妈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我了解你的性格,我怕你骄傲,所以,我要打击你,给你压力,你才能更努力,变得更优秀。而且这位妈妈说,孩子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考试特别理想,她就表扬了孩子,结果孩子骄傲了,证据是中考的时候没有考好,所以,从那以后她就没表扬过孩子。
天呀!一年之前的表扬竟然能影响一年后的中考,这威力也太大了吧?再者说了,凭什么说是因为自己的表扬才让孩子骄傲,导致中考没考好呢?为什么不是因为妈妈的表扬太少造成的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中国父母打击孩子理由充足,不表扬孩子的理由不容置疑,为啥会这样?因为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这在传统文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如“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等。
在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我们养成了打击孩子的习惯,生怕孩子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骄傲自满,不可一世,但这样做真的好吗?村上春树在《1Q84》中说道:“如果一味地只是遭受攻击不反抗,我们就只能止步不前。慢性的无力感是会腐蚀人的。”
打击式教育摧毁了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与幸福能力说到打击式教育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这会让孩子丢掉自信,其实远不止于此,更令人担心的是它会奴役孩子的思维。
“你是笨蛋”“你不行”“你怎么这么废物”,当孩子每天听到的都是这些打击式话语时,就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消极的暗示,在面对一件事情之前,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做,如何把它做成功,而是“我不行”“我不会成功”。
带兵打仗要的就是势气、精神头,倘若没上战场,就已经精神萎靡,抱着必败的信念,结局必将是丢盔卸甲,以惨败而告终。同样的道理,孩子缺乏自信,就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会愈发坚信自己真的不行,从而走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自拔。
心理暗示其实就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人生,消极的思维方式的最终结果就是让孩子无法实现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简单地说,就是能欣然接受现实自我的一种态度,包括不为自己的优点、特长而骄傲,不为自己的缺点、失误而感到自卑。
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最明显的幸福就是学会自我接纳,如何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然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阿波罗神殿中,就不会镌刻着这样一句人生箴言:“认识你自己。”
我们成年人尚且无法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何况是孩子?孩子是如何认知自己的,多半取决于他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是如何看待他们的,父母在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总是否定、打击孩子,那么,孩子自然就会觉得自己的确很差劲了。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不认可,认为自己很笨,永远不会成功,那么,他会感到快乐、幸福吗?一个人如果看待自己的观点是扭曲的、肤浅的、偏激的,那么,他失去的不仅是自我认知能力,还有自我接纳的机会,而这也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基石,也就是说,他将失去幸福的能力。
由此可见,频繁的打击孩子,并不能让孩子扛住压力,而是让孩子获得习得性无助的思维方式,最终毁掉的是孩子追求幸福的能力。没有哪个父母想看到一个犹豫的、萎靡不振的孩子吧?所以,请停止你对孩子的打击教育吧,悬崖勒马为时不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