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天,聊得最多的孩子,聊得最无奈的是如何管教孩子。孩子越大越难管,几乎是妈妈们的共识。网上一个段子道尽了学龄儿童妈妈们的辛酸:在你觉得被娃气的快要崩溃时,一定要控制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气沉丹田修炼内功,稳固亲情的小船稳步向前,做到一哄二亲三拥抱,心中默念这娃是我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这基因是我遗传的,是我遗传的,是我遗传的!!!如果发现其实是遗传了他爹的,想要火冒三丈的时候,也请心中默念娃他爹是我选的,我选的,我选的!!!我活该,我活该,我活该!!!
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
吼叫之前,请先看看这只散了架的小企鹅
段子搞笑,折射出的现实却是太多的妈妈们找不到应对不听话孩子的方法,最后不得不用吼来解决问题。吼完又常常万分后悔,深恐伤了孩子。这种心理,有一本德国绘本描绘得尤其贴切,中国台湾版叫做《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大陆版翻译的较为平实,叫《大嗓门妈妈》,私以为前者更为贴切。
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可爱的企鹅孩子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有一天,企鹅妈妈好生气,气得对小企鹅大吼大叫。小企鹅吓得全身都散掉了!它的头飞向宇宙、身体落入大海、翅膀掉进丛林、嘴巴落在山顶,尾巴迷失在都市……作者只用了简单几行字和场景素描,就生动刻画了在妈妈愤怒的吼叫之后,一个被吓坏了的孩子,以及一个充满愧疚,想努力医治孩子并请求孩子原谅的母亲。也让曾经总是对孩子吼叫的我,暗自深省,在下一个吼叫发生前,一定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回想这个故事。
小企鹅吓懵了
真的有必要让孩子吓得魂飞魄散,找不到他的头和身体吗?如果你也不小心犯了这样的错,记得要像企鹅妈妈一样,赶紧把孩子丢掉的部分找回来,细心地帮他缝补回去,并且抱着他说:“对不起!”当然,最好是别犯这样的错,因为再好的缝补,孩子也会疼。
如果吼能解决问题,那驴将统治整个世界
一开始,妈妈们会觉得吼叫很管用,通常你一吼,孩子就立马安静了,老实了,效果立竿见影。但这个大招用得越频繁,失效得也越快。有的孩子越吼越调皮,甚至学会了跟家长对吼,跟家长对着干;有的孩子见怪不怪,看似在听你说,其实神游物外,根本什么也没听;有的孩子,则被家长吼得越来越胆小,做事缺乏自信。
拒绝听你吼叫的孩子
怎样才能留住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最终达成我们期待的效果?
我想,首先,妈妈们得学会小声说话。心理学表明,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他也会随之烦躁、委屈,继而产生对抗心理;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能感觉到你的信任,会不自觉地按照你的指示去做事。
所以,妈妈们,请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吧,与其仗着语言暴力让孩子屈服,不如静下心,用严肃、冷静的语气和孩子讲道理、辩对错,自然而然在孩子面前树立“不怒自威”的形象。
其次,妈妈们得学会精简语言,减少唠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是说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你对孩子发出指令时,请尽量明确具体,不带任何负面情绪。
假设同样都是批评孩子做作业磨蹭,一种方式:你怎么又在玩?作业还没做完,你有点自制力好不好?另一种方式是:我知道你喜欢玩这个,但请先把作业做完。再给你15分钟,做不完明天的外出活动取消。你觉得那种更好?
最后,请尽量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你一再催促,总是得不到孩子的回应,会觉得很恼火,觉得孩子不尊重你,不知道好歹,希望孩子能够换位思考,懂得尊重你。那么,你为什么不先尊重他,信任他呢。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你老被领导催着干这干那,是不是难不难过?所以,请尽量给孩子自主空间和自我控制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比如,你可以试试利用闹钟来取代你的催促,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