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孩子的兴趣 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的一致,那么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欣赏也就比较容易自然表达。例如女儿喜欢画画,带她去画画,参加各种相关的活动,我也兴高采烈地去参与。她画的画,哪怕是没有完成的草图,任何简单的练习,我都会由衷地夸她。 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不同,对他们的活动不能全身心地参与,也许就不那么容易赞赏他们。儿子小学开始学钢琴,有私人老师指导,他很有乐感,耳朵很灵,我们也会夸他。小学四年级他开始学小提琴,两年后到初中开始喜欢爵士乐 (jazz),认为古典音乐太枯燥了,他要吹长号,进了学校乐队。听他吹号的声音,很难听,我实在找不到美感,开始感到很难花时间去陪他参加各种排演。我们只是尽量参加孩子校内、校外的音乐会,做到不缺席。 如果孩子的兴趣多样且多变,他选择的内容父母不懂,或者没有兴趣,怎么鼓励孩子坚持?我的原则是,给孩子机会去发掘他们的兴趣,但是要求他们坚持一定的时间。例如儿子要买长号,在小学他学了两种乐器了(钢琴和小提琴),我不知道长号他能坚持多久。我要求他先试试,至少要练习三年长号,我才答应给他买几千美金的乐器。他同意了,愿意遵守我们之间的协定,我给他买了长号,后来他一直坚持到大学毕业。 我相信学任何东西,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付出。只有经过努力和坚持,看到自己的成长,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孩子才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加自信心。 如果孩子与父母的兴趣不同,这时我们要放下父母自己的期待,放下我们对孩子的梦想,去关注、了解孩子的梦想,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这样我们就不会把父母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 如果我们不能亲自教孩子弹琴,踢球,辅导功课,起码我们可以夸夸孩子,给他们一点动力和自信。 卢勤说“孩子,你真棒” 这句话,正是开启孩子心里宝藏的一把金钥匙。她的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实例来说明父母对孩子赞赏和肯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一个充满鼓励、赞扬、肯定的环境中会让我们精神振奋,效率大增;相反,无端的责备则会令人厌恶,情绪低落,甚至让人逆反心态,自我放弃。 我们成年人况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孩子应该更容易受到父母亲的情绪的影响, 是肯定赞扬还是否定责备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像美国孩子那样在赞美声中成长 在美国的教育系统中,与中国最大的区别之一是,从幼儿园到大学,老师对孩子都是充满了赞美之声。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高中,我们总是听到老师夸孩子的优点,在什么方面取得了进步,等等。对于我们这些在“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理念下长大的中国家长来说,一开始是很不习惯,陪伴孩子慢慢长大,也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 美国的教育为什么如此崇尚这种以赞扬、鼓励为基调的教育氛围呢?这其实是有它的科学道理的。美国的两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如下的科学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到六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郑重其事地将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通知了老师,但没有告诉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自己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那个名单上。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只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机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来暗示教师,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来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学生被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老师的肯定和热情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有了飞速的进步。 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称之为“皮格马利翁应”(Pygmalion Effect)。它在小学教学上验证的“期待效应”也正说明积极的期待可以创造奇迹。 说你行,你就行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伯克利大学的执行副校长兼教务长克劳德.斯蒂尔 (Claude M. Steele) 在他的《吹响警笛:刻板印象如何影响我们和我们能做些什么》 (Whistling Vivaldi: How Stereotypes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一书中,对于在大学校园里,人们对女生和少数族裔的印象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有系统的研究和介绍。 在考试前提醒参试者这种被“广为接受的印象”,例如“黑人学习成绩不如白人”,“女生数学不如男生”, 实际上是给参试者一种心理暗示:因为你属于某一类人,所以你有某种表现或者取得某种成绩那是应该的。试验证明这种心理暗示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消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自我定位或自我放弃,往往就成为“广为接受”的模式所说的那样。 另一方面,适当的赞扬与肯定,有着帮助建立信心的奇效。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学校,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成年人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喜欢听别人夸奖,如果听到的是正面和鼓励的话,我们便认为自己能干,其结果就是我有信心去做好,我一定能作好!正如俗话所说的,“说你行,你就行!” 与成熟的大人相比,孩子对夸奖、对表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所产生的自信效应、激励效应更加胜于成年人! 克劳德.斯蒂尔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做家长的能够时不时地夸孩子几句,夸你的孩子是个难得的好孩子,日复一日,孩子就会产生心理认同,认为自己能干,形成“我是个能干的好孩子”的心理定位,进而行为习惯就会按照好孩子的高标准去做,对不好的行为和习惯自然也会鄙视和抵触。 批评三明治 与夸奖、赞扬相比,逆耳的批评往往都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当你需要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教育专家向我们介绍批评心理学中的“三明治效应”。它告诉我们可以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的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三明治效果好的原理是,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关爱孩子的优点;中间的一层夹着建议和批评;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支持和帮助。这种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孩子还会积极地接受批评,去改正自己的不足。 为什么批评三明治式会产生更好的效应呢?其一,批评三明治具有消除防卫心理的作用。在批评之前,先说些赞美或亲切关怀之类的“甜言蜜语”,可以构筑友好的沟通氛围,并可以让孩子平静下来,安心进行交流和对话。如果一开始就是直接的批评,语气又十分严厉,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听得进批评意见。那样的话, 无论批评多么正确,也是徒劳的。 其二,批评三明治可以免除后顾之忧。许多家长批评孩子时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以为讲得越多印象会越深,批评完了让孩子心有余悸,以至于不知道是受到批评了还是被惩罚了。而三明治法的最后一层起到了去后顾之忧的作用,给孩子以鼓励、信任和支持。 其三,批评三明治给孩子留了面子。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是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因此,如何批评应该有所选择。三明治式的批评,既指出了问题,同时也让孩子容易接受,而且还不留下后遗症。这种批评不伤害孩子的感情、不损坏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积极性不受打击。 来看看这个示范,如果要批评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三明治式的批评会这样表达:“你的考试成绩一向都很好的,最近考得不理想,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分心了?你要自己找出原因,只要努力,一定会考好的。”如果最后再加上四个字:“我相信你!” 那就更好了! 相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没头没脸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别的孩子考得那么好,你是怎么搞的?长此以往,结果只有一种:孩子失去自信,被骂垮了。 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我懂得了在孩子面前示弱,在孩子面前夸他们。让我们尝试一下多夸夸孩子,运用表扬、肯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像卢勤所说的那样,“告诉孩子,你真棒”;需要批评时不是一味指责,而是充满爱心,采用“三明治”的方式,在肯定的气氛中指出缺点,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快乐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