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从小偏科严重的文科生,曾经在数学这座大山面前死磕了很久,还是只能勉强及格。其实小学那会数学还算不错的,只是初一的时候,不太喜欢数学老师,导致成绩一路滑呀滑,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现在想来觉得太傻太呆,学习是为了自己,因为对老师的厌恶而失去学习动力,实在不值当。或许因为自身基因的不强大,大宝刚学数学那会儿也是不灵光。简单的数学、个位加减法还能应付,一到两位数运算就彻底宕机。
尤其是期末帮他辅导作业的时候,一看到满满的叉叉叉,内心翻腾的小火苗也止不住地往上窜,但只能在心里默念莫生气,谁叫咱天生底子差一点。着急上火也得慢慢地陪娃学起来,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现在大宝数学水平应付升小学没问题,而且已经开始奥数学习。
总结下这两年多的心得体会吧~
1、逻辑思维培养先行
都知道数学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所以在教娃认数、加减法的同时,我也给他买了一些数学故事集,因为里面将逻辑思维和常见的数学概念讲解巧妙地设计到游戏中,不枯燥无趣,大宝反而有意愿去揣摩、思索。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了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更训练了他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思辨能力和纠错能力。不过在选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难易程度,这样才能激起孩子的学习热情。
2、玩中学培养兴趣
除了看数学启蒙的故事书,我还会陪着大宝玩游戏,比如数学桌游、乐高、拼图之类的益智游戏。当他在玩得时候会遇到数学相关的问题,他会加紧了解数学概念知识,这并把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而不是我去被动地告诉他。
尤其是放寒假、暑假的时候,娃心一散,只能靠这些游戏来训练他的大脑,不至于开学的时候把好不容学的知识归还给老师了。
3、踏实学习数学课本/教材
上面的方法都是辅菜,要想娃系统学习数学知识,还得踏踏实实地学习数学课本/教材。可能学校的课本相对比较枯燥,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稍微有趣味性的。
在陪娃学习的时候,不要求多贵在坚持,可以每天学一点、做几道题,时间久了学习能力自然有所提升。
其实,最我开心的不是大宝取得的考试成绩,而是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学会积极思考,做大胆地推测、假设、分析、验证等一系列的举动。不把数学当成负担,而是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引发他继续探索的热情和动力,以及要继续把数学学好的信心和勇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