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贪图享乐的,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是天使和恶魔之间的对话,而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我们的自控力。
那自控力到底是什么呢?自控力有三部分组成: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欲望。自控力是个很重要的品质,往小了说,上学后能否专心听讲,能否听从指令?往大了说,面对人生的各种诱惑,孩子可以坚定拒绝吗?
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它是需要锻炼才能变得强壮的。有些成人之所以自控力差,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锻炼自控,只是每次都沉浸在后悔和懊恼中。而且,年纪越大要再重新锻炼就会越困难(就好比运动一样)。这也提醒我们,从小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发展这些,特别是学龄前这段时间,孩子的各方面都还没定型,家庭教育是有极大的影响的。
和其他教育一样,最好的方法一定是言传身教。对于我们本身自控力不强的,也是可以学些“招数”帮助孩子逆袭的(但其实,育儿这个过程本身也是锻炼我们自己自控力很好的一个途径。比如我,有了小D后,做到了带娃不看手机,吃饭不看电视,坚持一周至少5天锻炼。这些说实话都是因为女儿我才有意识去做的)。
自控力的基石是信任
环境对于孩子自控力的影响非常大。当孩子所在的环境可以始终做到信守诺言,即使再小的事,答应孩子就能做到,那这个孩子就会更加愿意自控;而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出尔反尔,连哄带骗”,那孩子就会明白“现在吃到肚子里的才是最保险的”,自然就不会有自控力。而父母和家人是孩子所处环境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希望孩子可以有很好的自控力,那我们就要创造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
认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调节其实是自控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常常见到已经5岁、7岁的大孩子了,一不开心还在地上打滚哭闹,从某方面来讲,这也是自控力不好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情商的问题。具有高自控力的孩子,会明白即使我难过,但在某些场合我会学会克制或者用其他方式来表达。
而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情绪最关键的就是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
及时提供一些提醒-控制自己的欲望
很多孩子的自控力不好,本质原因是他们的记忆力不好(Working Memory),这方面年纪越小的表现越突出。小D这方面最经典的一个表现就是从公园回家,我刚刚和她说好,再玩一会,5分钟后我们就回家了,她也点头表示同意了。然后她玩啊玩,5分钟到了,我说,走,回家了。她就不肯,哭啊闹啊,就是不愿意回家。我当时心里就觉得,她的自控力挺差的。
后来和小D的认知老师聊起,我才知道学龄前孩子的工作记忆力容量很有限,也就是说,“金鱼记忆”,几分钟前说好的事,一眨眼他们就会忘记了。因此,如果有些事情需要孩子自控的,我们需要提前和孩子说好规则,然后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醒重复规则。比如,要从公园回家了,不要只说一次,3分钟后可以再说一遍,2分钟后再说一遍,1分钟后再说一遍。这时千万不要嫌自己啰嗦,孩子需要不断被提醒才能记得自己要求被遵守的规则的。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