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儿子终于没能抵抗住流感病毒,开始发烧,去了医院。儿子3岁多了,除了接种疫苗、抽血化验,从没打过针。但这次厉害,成了支气管炎,必须要住院打针治疗了。一开始,找医生看嗓子,听肺音,儿子就开始抗拒,但还能忍着,但后来一听需要打针,脸色开始变了,感觉要哭了。一边摇着我的手,一边说着:“不打针,不打针,妈妈,不要打针。”这次,我没有像上次那样催促、不耐烦,而是蹲下来跟儿子说:“宝宝生病了,嗓子疼,还发烧。你觉得现在舒服吗?”儿子摇摇头。“那宝宝想不想把病治好,再一起跟妈妈出去玩,一起看书、一起玩车呢?”儿子点点头。我搂着儿子,说:“现在医生叔叔就是给宝宝开药治病的,打完针不发烧了,不难受了,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了。”儿子忧虑地问:“打针会不会很疼啊?”我平淡地说:“有些疼,但不是很疼,就跟上次你蹦跳着撞到了茶几上一样。”儿子听了,貌似在回想,但恐怖减少了些。我接着跟儿子说:“打针会有点疼,但可以忍受的,就像你撞到茶几似的。那次你没哭,打针也差不多,如果你能跟上次撞到那样不哭,就是非常勇敢的宝宝了,但是如果你忍不住,想哭就哭,妈妈就在你身边陪着你。”儿子听了,就不再那么恐惧,而是在心理有了一定的预期。孩子只要不被最爱的父母吓到,多半能够接受一些看起来很难接受的事情。 成人总觉得孩子小,啥都不懂。其实,孩子很懂事,只要他最信任的父母把道理平静地讲给他听,孩子会明白的。 护士进来,喊道儿子的名字,儿子眼底闪过一丝紧张和害怕,紧紧抓着我的手,我也用力回握了他一下,告诉他,“阿姨尽量不扎疼乖宝宝,如果哭了,阿姨一紧张,可能扎的更疼,如果你疼就哭出来,妈妈在这呢。”护士阿姨开始扎针了,一下子扎进去,儿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阿姨表扬儿子:“这么乖啊,来,阿姨奖励你一个小贴画。”儿子立马拿起贴画,朝我看。我说:“阿姨夸你了,是不是扎进去有点疼,但现在不疼了?”儿子点了点头。 这次令人头疼得住院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儿子的表现令我惊讶。因为孩子有过打针的经历,虽然明白道理,但还是会害怕,而且上次抽血的恐怖经历仿佛还在眼前。上次抽血,带孩子化验,人特别多,后面的队很长,好不容易排上队,孩子却抗拒着、挣扎着、哭喊着。看着孩子的可怜模样,真的于心不忍,但又不能放弃费尽力气排上的号,只得让爸爸抱住他,我摁住儿子的胳膊,让孩子在撕心裂肺中抽了血。那次抽血儿子哭闹得厉害,久久不能平静,其实,儿子平时是不大哭、更不会闹的。那次之后,儿子一提医院、医生,任何关于打针的词汇都敏感得了不得。 其实那次抽血之前,接种疫苗也有很多次了,儿子都能平静接受,只在针扎到胳膊里的那一刻哭几声。抽血那次,却感觉是在拼命抗拒,到了一种忍受不了的程度。 反思一下:那次抽血,由于事出突然,没有事先告诉孩子,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导致拼命拒绝。当时你摁住了孩子,却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折磨。 对于孩子打针这件事,请实事求是。告诉孩子打针就会疼,但不会疼得忍不住。千万不要哄骗孩子说打针不疼,这只会让孩子不再相信你说的话,也不要用恐吓的手段吓唬孩子,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更不要强行摁住孩子,这只会让孩子加重对打针的恐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和恐惧,作为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淡的心态去面对成长路上的困难和障碍,降低孩子的痛苦,在面对困难时更勇于面对。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面对一切困难,但可以教给孩子面对困难的态度。对于孩子必须承受的一些痛苦,首先要平静处之,不能焦虑,用自己平淡的心态感染孩子;其次要实事求是,如实相告打针会疼的事实,不夸大不缩小,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打针;更不要哄骗、吓唬孩子,这不仅不能让孩子成功对待打针这件事,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障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