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会使宝宝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和腹泻等疾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佝偻病主要有以下症状: 1、宝宝烦躁不安,夜间容易惊醒、哭闹,且多汗、头发稀少、食欲缺乏。 2、骨骼脆软,牙齿生长缓慢;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各关节增大,胸骨突出呈现鸡胸,脊椎弯曲;腿骨畸形,出现O型腿或X型腿;行动缓慢无力。 3、肌肉软弱无力,腹部膨隆犹如蛙腹。 家庭巧护理 1、每天应带宝宝到室外活动1-2小时,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佝偻病。 2、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鱼肝油要每天吃。此外,应根据宝宝的需求来补充钙质。 3、提倡母乳喂养,及时给宝宝合理地添加入蛋黄、猪肝、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虾皮、海米、芝麻酱等辅食,以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 4、不要吃过多的油脂和盐,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宝宝做恶梦了怎么办 噩梦的发生,常因宝宝在白天碰到了某些强烈的刺激,比如看了恐怖的电视或听了恐怖的故事等而引起的,这些都能在大脑皮层上留下深深地印记,到了夜深人静时,其他的外界刺激不再进入大脑,这个刺激的印记就会释放而发挥作用。此外,宝宝身体不适或某处有伤痛时,又或者宝宝生长快,而摄入的钙又跟不上需要,都会导致做噩梦,爸妈妈应该怎样帮助宝宝走出噩梦呢? 1、在宝宝做噩梦哭醒后,妈妈要将他抱起,安慰他,用幽默、甜蜜的语言解释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已化解对噩梦的恐惧感。 2、要了解宝宝在白天看见了哪些可怕的东西,向宝宝讲清不可怕的道理,免得以后再作恶梦。有的宝宝在刮风下雨时,看到窗外的树或其它东西不停地摇晃,就会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等到入睡后自然会做噩梦。所以,妈妈可带宝宝到窗外去走走,让宝宝知道窗外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那些摇晃的东西不过是被风吹动所致。 3、做噩梦的宝宝在第2天往往还会记得梦中的怪物,妈妈可让宝宝把怪物画下来,以培养宝宝的创造力,然后借助于“超人”“黑猫警长”的威力打败怪物,以安慰宝宝。 4、当宝宝初次一个人在房间睡觉时,常会因为害怕而做噩梦,此时,妈妈一方面要给宝宝讲一个入睡的好处,,另一方面可开个小灯,已消除宝宝对黑暗的恐惧。也可以打开门,让宝宝听到父母的讲话声,感到父母就在身边,这样就可安心入睡了。 5、为防止宝宝做恶梦,白天应注意不要给宝宝太强的刺激、责备和惩罚;不要看恐怖的电视、电影和将恐怖的故事。入睡前半小时,要让宝宝安静下来,以免因过度兴奋而做噩梦。 宝宝爱打人怎么处理 大多数宝宝到了一岁半左右,会出现打人现象,这是一种自热现象,但个别宝宝到3岁左右还常常毫无来由的打人,不仅在家这样,在外面也这样,弄得妈妈整天给人家道歉。这样子怎么办呢? 找出宝宝打人的原因 1、宝宝早期的嬉戏、拍打动作,属于正常的交往动作,如果父母错误的引导或强化了这个动作,娇惯宝宝而没有及时制止,就会使宝宝养成喜欢打人的不良嗜好。 2、爸爸妈妈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或者交往技能或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导致情绪不好,所以就打人。比如,想要某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3、寻求注意。宝宝做好事时,往往达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渴望被关注。于是,在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就有一些较强烈的动作,如“打”来引起注意。 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打以后哭的样子,缺乏同情心。 5、一些生理因素导致心理烦躁时,如在饿了、累了、病了、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打人就比较频繁。 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当宝宝大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威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的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而应该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长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培养宝宝的爱心 1、让宝宝尽早建立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并不断强化。如教宝宝亲吻父母、抚摸父母,以表示对父母的爱。跟宝宝玩布娃娃,让宝宝拍娃娃睡觉、给娃娃盖被、喂娃娃吃奶等。 2、经常带宝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养小金鱼、种花等,培养宝宝的爱心和对大自然的兴趣。 3、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即对别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4、经常表扬宝宝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被爱、被注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