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要”让家长远离语言暴力! 1.要提前沟通 为了让惩罚更有效果,我们一开始要给孩子把后果讲清楚。惩罚的措施和后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实父母提前跟孩子充分沟通,孩子也会明白哪些事情不该做、做了会有相应处罚等,在无形中会增加一道心理防线,抵御犯错的冲动。 2.要立即执行 对于惩罚而言,立即执行是确保惩罚有效的关键。一般来说,如果孩子一旦犯错后立刻就能体验到犯错的后果,那么他对这件事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不容易出现我们常常说的“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情况。 3.要以善意和尊重的态度进行惩罚 有的家长在惩罚孩子时,常常用讽刺、挖苦的方式,甚至当着众人的面一顿奚落。这样的态度和方式不可取。孩子宝贵的自尊心需要呵护,即使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也要注重方式、分清场合。 4.要守住底线 每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应该有最基本的原则和明确的底线,尤其是对于做人方面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对原则和底线心中有数,每当孩子的行为触动原则和底线时,都要进行相应的惩罚。 5.要保持一致 面对同样的错误或者问题,不可今天惩罚,明天就不罚。给孩子定规矩和提要求时,父母也要保持一致,惩罚要有同样的原因和使用同样的方式。 6.惩罚时就事论事,不带入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最初的行为并没有那么糟糕,却因为我们在惩罚时加入了自己的情绪,才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最后弄得不可收拾。 不管怎么样,惩罚孩子前,父母应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一定要冷静思考下,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暴力?即便非打骂不可,最好也是在思考之后,在情绪稳定后再进行。 这时,不管是打是骂,是比较理智,没有丝毫发泄的因素,只是惩罚,这样做不会伤害孩子的人格,更不会导致让你后悔终生的事情发生。就我个人而已,还是强烈建议,不要随便打骂孩子,打骂真的只能说明父母欠缺教育的智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