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当增加营养素摄入。孕中期是指怀孕的第13周到27周,是纠正、弥补、调整、补充营养的最佳时期,可以纠正早孕呕吐期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弥补早期营养素的丢失,调整机体的营养状况。同时,也是胎儿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会相应增加,所以孕中期的准妈妈需要补充丰富的营养,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段时期孕吐已消失,准妈妈食欲恢复,要充分吸取营养,但对碳水化合物类食物不要摄入过多,要充分保证钙、磷、铁、碘、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量,并适当增加粗粮等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
2.关注钙、铁、锌和碘的摄入。宝宝的血液需要从母亲的血中吸收铁、蛋白质、卟啉等来制造,所以妈妈们孕期铁的消耗量会有所增加,同时孕期又面临血液稀释的问题,更易引起血中红蛋白的下降,铁是血红细胞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果血色素持续下降,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胎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富含铁的食物有动物的肝、心、肾、蛋黄、瘦肉、紫菜、黑木耳、南瓜子、芝麻、黄豆、绿叶蔬菜等。将动、植物食品混合吃,铁的吸收率可以升高。因为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促进铁的吸收。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中期每日应摄入铁25毫克。每周食用2~3次动物肝脏。
孕中期母体开始加速钙的吸收和贮存,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钙,为了保证胎儿对钙的需要,母体会动用自身骨骼中的钙,使血钙降低,诱发小腿抽筋或手足搐搦,严重时出现骨质疏松、骨质软化。母体缺钙孩子易患先天性佝偻病。维生素D有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协助钙的吸收、强化宝宝骨骼和牙齿等作用,还能减少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钙补充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摄取含钙量丰富的食品,如奶制品、海产品、大豆及豆制品、深绿色的叶菜等;第二,增加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的照射,使体内产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中期每日应摄入钙1000毫克。
胎儿得不到充足的锌和碘,会影响胎儿骨骼的生长,造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免疫力下降。建议准妈妈们每周食用1~2次含锌和碘丰富的海产品,以满足机体需求。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中期每日应摄入锌165.5毫克,碘200克。
3.要营养,也要“孕动”。在胎儿娩出母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强有力的子宫肌肉收缩,还需要母亲整个身体的全力参与,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力和适度的情绪控制力都会有助于产妇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孕妇适当地运动其实也是对胎儿进行运动胎教,孕妇运动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儿全身皮肤,就好比给胎儿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
孕中期的运动要点是轻。合适的运动有游泳、孕妇健身操、慢舞、孕妇瑜珈等。游泳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增强体力。孕期操是目前最常做的运动,动作要温和一些,每位孕妇的运动量、频率及动作幅度要注意自我掌握,并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在运动中如出现任何疼痛、气短、出血、破水现象,或运动后胎动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