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以前,我还是一个新手妈妈,对于照顾孩子,无论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显得无所适从,遇到各种问题,仅凭着老一辈的经验和同龄妈妈的交流,吃饱睡好不闹,就万事OK了。直到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尹建莉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至此在育儿的道路上越走越带劲,一发不可收。 我清楚的记得那篇文章叫《给孩子一面涂鸦墙》,看过以后就觉着很感动,好像跟自己内心深处有了契合,然后果断下单《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那时孩子刚满8个月,却对此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最受触动的,是关于阅读,结合自己的成长,对阅读的好处深以为然,只是在接触这本书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至此,亲子阅读路正式开启。  撕吧扔吧,不是罪。最开始,我对孩子撕书扔书并且对书本视而不见的行为也是非常的恼火,不过好在接触了很多育儿理念,懊恼之余还能尽快的平静自己的小情绪,谨记撕书也是一种阅读。毕竟对于一个还站不稳的孩子,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是新鲜的,你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对书感兴趣。每天,我都会找时间拿来一本小册子,指给孩子看,哪怕他只瞟了一眼就给扔一边,并且对于扔书乐此不疲。我想,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撕书算是亲子阅读路的第一个障碍吧。  阅读路上,父母是榜样。就在孩子依旧沉浸在每天撕书扔书的乐趣中时,有一个公众号发起了“28天为爱有声阅读”的活动,活动很简单,请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大声朗读,图书种类不限,也不要求孩子一定参加,其实重点就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父母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我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至今清晰的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我刚拿来书看,孩子立马过来,把书拿走让我陪他玩,我也不生气,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愿,然后再挑一个时间继续,就这样在反复被打乱的情况下坚持着,过了几天,情况开始变化了,孩子依旧拿走我的书,但他不是扔到一边,而是自己拿过来翻开一页就开始读,其实所谓的读,对于不识字的孩子来说就只是装样子,嘴里乱七八糟的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而且还要装作很认真的样子在看,我看到了变化,惊叹这一个活动的效果,就这样真的坚持了28天,孩子对书,不再扔不再撕,他似乎开始意识到,这样一个东西,似乎挺有意思。直到现在,我依旧对这个活动,心存感激。事实也证明,这个活动帮助了很多父母开启亲子阅读,因为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很多期,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选书,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一旦开始了真正的亲子阅读,选书成了一个关键。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我就网搜各种童书推荐,然后找出推荐指数高的买来读,我记得入手的第一套书就是佐佐木洋子写的《小熊宝宝绘本》,我相信很多妈妈应该都买过,虽然网上有着超高的好评率,可是我们家宝宝对此似乎完全不感冒,至今,这套书我们还没有看完。在当时,我还一度认为大家都说好的书一定不会差,然后几乎强迫着孩子看,幸好踩了急刹车,否则真的可能把刚培养出的兴趣给扼杀掉。阅读路上又算是一个小挫折,到底该选什么样的书呢?之后一段时间,孩子对挖掘机、压路机、洒水车各种工程车异常感兴趣,尤其是挖掘机,几乎是狂热,马路上有就一定要停下来看,商店里有模型就一定要买,最后大大小小的挖掘机我们家就存了有二十多辆,也是在这个时候,我试着买了一套工程车的书,谁知孩子非常喜欢,那段时间几乎天天缠着讲,百听不厌。再后来,孩子喜欢上了《西游记》,我就顺便网淘了一套《西游记》的绘本,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全部变成了《西游记》,讲到孩子都差不多能背下来了还在讲。这些书,远没有《小猪佩奇》之类的畅销书的名气,也很难入选各种公众号的团购名单,但却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而且,就我个人看来,这些书的文字也很优美,情节也很连贯。所以,选书一定不要追随潮流,孩子喜欢才是关键,选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很多妈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了解孩子的兴趣。当然并不是说畅销书不好,畅销书里也有很多孩子喜欢的,比如上面说到的《小猪佩奇》,孩子就很喜欢其中划船的那一本,每次都要连续讲上两三遍。其实比起成百上千的玩具,书本的价位真的算很低了,即使偶尔买到不适合或者质量差的书,相比起一本好书带来的好处,就微不足道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