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喜欢拿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在课外兴趣班的一些特长对比,如果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学的多,成绩更优秀,家长就像是头顶上有了光环一般,洋洋得意起来。但是过多的家长只会关心这些外在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以及对孩子性格的培养。
很多人认为性格是天生的,和后天的培养没有关系,但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正在使得孩子有所差别的都是后天的影响,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呢,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让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比较开朗大方,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怯懦,很多家长看到自家孩子因为胆小在外面受欺负了,总是会觉得孩子真没用,总是被人欺人,但是殊不知,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和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以下两种家长很难培养出勇敢、优秀的孩子。

1、性格怯懦的家长
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孩子从小的一切都是学习着家长的,从一张白纸到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都是在家长的影响下进行的。如果家长的性格本身就比较怯懦,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喜欢得过且过,即使被别人欺负了,也不会还手,最多就是回到家里抱怨两句。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方面受到父母怯懦性格的影响,心态上是得过且过型的;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坚强的后盾,孩子也不敢在外面“强硬”,因为勇敢是需要“代价”的,是需要有面对未知风险的底气的,而身为孩子,没有强有力家长做为后盾,孩子也硬气不起来。
2、脾气暴躁的家长
很多家长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要带着孩子,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身为家长的准备,性格中还有很多孩子似的不成熟和暴躁的一方面。面对事情的时候,他们想要的第一方法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发泄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负能量发泄出来,也不关心是否会影响到孩子。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长大,总是会感到胆战心惊,生怕自己做错事情,被父母惩罚,惹父母生气。所以在父母长时间的打击下,孩子会变得胆小怯懦。因为在家里长时间受到一些暴力或者是恐吓习惯了,到了外面面对别人的欺负也就不会还手,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了。
所以,家长如果想要培养出勇敢且优秀的孩子,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性格感染孩子,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勇敢的性格,拥有美好的未来。
内容来源于网络NO.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