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我们成人的耳朵里便会诞生一批耳屎,处理方式就是:掏掉它们。因此,不少家长也认为宝宝的耳朵里肯定也有不少耳屎,想着是不是也该经常帮他们掏一掏呢? 但是宝宝的耳屎不能经常掏的,为什么? 👉🏻耳屎也有大作用 在我们看来,耳屎(又名耵聍)就是耳道里的一种垃圾,都从来没有意识到它还会有一些保护作用。 ✅其实,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的黏稠液体,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外耳道上皮、防止皮肤干裂,还可以发挥抑菌和杀菌的生理功效… 为什么宝宝的耳屎不能经常掏? 1、容易损伤鼓膜 宝宝天性好动,如果在给他们掏耳屎时,他们不小心乱动,很有可能会发生损伤鼓膜的危险。而且经常掏耳屎也容易刺激鼓膜发生炎症,导致鼓膜发红、变厚,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液。 2、容易划伤外耳道 宝宝的耳道都比较狭窄,如果耳屎坚硬或比较多时,很容易划伤宝宝的外耳道皮肤,一旦细菌侵入,便会引发伤口感染。 3、耳屎只会越掏越多 在给宝宝掏耳屎时,肯定会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在这种刺激作用下,机体会自动以为分泌的“耵聍”、油脂等不足,于是会加大分泌量,最后造成耳屎分泌过多的结果,即,耳屎越掏越多。 PS:其实对于宝宝的耳屎,平常都不用自行清理。因为不用清理,耳屎自己也会进行一场“长途旅行”,耳屎会随着宝宝的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的活动,借助于下颌等关节的运动而自行脱落,再慢慢移动到外耳道口。所以,平时只需对宝宝做好耳部外面的清洁工作就行,千万不要经常为宝宝掏耳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