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岁孩子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各位陪伴师和家长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才能更好的陪伴师哦 1 - 3 岁:婴儿期到幼儿早期 自我意识萌芽:开始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区别,会用 “我” 来称呼自己,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例如,可能会说 “我要抱抱”“我自己来” 等。 语言快速发展:从简单的单词到能说出完整的句子,词汇量迅速增加。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对周围的语言环境非常敏感。 情绪表达丰富:能表达多种情绪,如高兴、愤怒、恐惧、悲伤等。但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因小事哭闹或发脾气。 好奇心旺盛: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新环境,通过触摸、抓握、咬等方式来认识物体。 3 - 6 岁:幼儿期 认知能力提升: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逐渐延长,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比如,能按颜色、形状将玩具分类。 想象力丰富: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想象创造出各种情境和角色,如过家家时扮演爸爸、妈妈等。 社交意识增强:开始主动与其他孩子交往,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但还不擅长分享,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自我中心倾向:认为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例如,给妈妈送礼物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而不是妈妈喜欢的东西。 6 - 10 岁:童年期 逻辑思维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逻辑关系,如加减法、因果关系等。 学习能力增强:进入学校后,学习成为主要任务,开始系统地学习知识,对学习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自我评价形成:能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但自我评价往往受老师和家长的影响较大。 同伴关系重要:更注重与同伴的关系,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学习,开始形成小团体,有了集体荣誉感。 10 - 14 岁:少年期 抽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推理和分析,对一些抽象概念如哲学、科学理论等开始产生兴趣。 自我意识高涨: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对自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自尊心和独立性增强,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情绪波动较大:由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焦虑或兴奋。 开始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有了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大家快来学习吧!!!!#儿童陪伴师[话题]# #高质量陪伴[话题]# #孩子心理[话题]# #各个阶段[话题]# #育儿[话题]# #儿童教育[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