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

孕育养娃神器

育儿问题搜这里

宝宝拉肚子了!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腹泻有不同症状,相应的家庭护理或治疗方法也就不同,若你不懂这些,就难以找到最有效的护理办法,使宝宝腹泻反反复复,久不能愈,影响生长发育。因此,预防和护理宝宝腹泻,这些常备知识你一定要掌握哦!


腹泻类型不同,护理也不同

1.肠道病毒感染

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9月到来年的3、4月是高发期,6个月~6岁的宝宝最易感染。

(1)症状

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有的宝宝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随后宝宝还会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一般可持续3~9天,平均5天左右,前3天腹泻最严重。


(2)家庭护理

●目前没有特效药,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说只要家庭护理得当,一周左右可以自愈。

●不必禁食。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喝些浓米汤,奶粉稀释喂养或喝腹泻配方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只要胃口好,按照日常规律喂奶或适当减少;吃纯牛奶的宝宝可以将奶煮开,去掉奶皮(脂肪)喝,利于消化。

●宝宝腹泻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光补充白开水,小肠是不能很好地吸收的,为防止脱水和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要口服补液盐溶液。

●一出现腹泻时就开始补充益生菌,可以缩短病程。


Tips:

补液盐具体冲服方法是将一包补液盐溶于250ml温开水中。冲好的补液盐必须在4小时内服完,可以少量多次服用。千万不要因为宝宝不吃就自行稀释口服补液盐的浓度,或者着急宝宝脱水没有营养,为了让TA快点喝完就浓缩了口服补液盐。


(3)预防方法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中洗手是关键。不光要帮助宝宝把小手洗干净,爸爸妈妈也要注意手部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洗手以流动水最佳。

●严格把控宝宝的卫生关,像奶具、餐具、便器、玩具等都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食物要生熟分开,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完全加热;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做凉拌菜时现吃现拌,用专用的菜板和刀;尽量少给宝宝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

●居室要每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周围有别的宝宝感染了秋季腹泻,要避免宝宝与患病宝宝及其家人接触。

●3岁以下宝宝可每年接种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接种1次就可以了。


2.肠道细菌感染

常见的是痢疾,细菌感染比病毒感染严重,需要特别小心,分清楚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1)症状

潜伏期1~3天,分为慢性和急性痢疾。有发烧、腹痛、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脓血便等表现,痢疾常常起病急,腹泻尚未出现时,宝宝就有高热、疲惫,四肢厥冷、面色青灰等症状。


(2)家庭护理

●宝宝需要卧床休息、需适当禁食。病情稳定后,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禁油腻荤腥的食物。

●对于高热、腹痛、脱水的宝宝,给予退热、口服补液盐,有呕吐现象的需静脉补充生理盐水。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服用抗生素时和停药后可服用益生菌减少抗生素对肠道的副作用。


(3)预防方法

●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宝宝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护理宝宝的人更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在痢疾流行的季节,不能经常出入医院,不能接触已经患有痢疾的宝宝和大人。


(4)如何区分痢疾与普通腹泻?

①大便性状不一样

痢疾开始时像普通腹泻一样,大便多为水样,伴有呕吐。之后,大便次数会增多,但大便量却在减少,性状也改变为黏液并带血丝,有较重的臭味等。

普通腹泻是大便次数多,并且大便量也多,也会伴有发烧呕吐,但是粪便呈黄绿色,带黏液且呈蛋花汤样,不会出现血便,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②精神状态不一样

普通腹泻的宝宝不太哭闹,虽然食欲减弱,但精神状态还挺好。患痢疾的宝宝体温会升高,精神萎靡、烦躁,甚至惊厥。排便前因腹痛尖声哭叫,排便时用力或面部涨红。

③症状不一样

腹泻不一定就是痢疾,也可能是单纯的吃坏了东西,但如果腹泻的同时伴有腹痛、全身不适、发热、炎症刺激等症状时需要警惕或是细菌性痢疾在作祟。


3.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

宝宝娇弱的体质,季节交替时,容易受凉、感冒,继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1)症状

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一天5次以下,大便带颗粒、酸臭,因为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有时会腹痛,便检无细菌和病毒感染。保暖后、感冒恢复或减少食量时会缓解并恢复。


(2)家庭护理

受凉或感冒引起的腹泻不会太严重,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可以按照以上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进行,适当补充益生菌。若是伴随积食腹胀的症状,除了减少食量,还可遵医嘱服用健脾消食的药物。


(3)预防方法

●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不能使宝宝腹部和胃部受凉,不让宝宝久哭,以免吸入冷空气,使肠蠕动紊乱,导致消化异常。

●喂奶粉的宝宝,你需要留意奶液温度,如果已经凉了温热再给宝宝吃。


4.饥饿性腹泻

饥饿性腹泻是一种由于宝宝进食太少而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类似腹泻的症状。

(1)症状

排便次数频繁但量少,多呈黄绿色松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内含奶块,主要成分为肠道分泌物。把宝宝的食量减少后反而得不到缓解或加重腹泻。


(2)家庭护理办法

如果已经确诊为饥饿性腹泻,需要根据宝宝月龄调整饮食结构,如果妻子母乳不足者需要增添奶粉,奶粉喂养的宝宝应逐渐增加到相应月龄段的需求量。当宝宝腹泻一天超过7次时,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3)预防方法

了解宝宝不同月龄段饮食添加量,及营养搭配。


5.过敏性腹泻

过敏反应可以表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肠道也会有过敏反应,只不过是以腹泻形式来表现。腹泻和皮疹看上去虽不一样,其本质都是过敏反应,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1)症状

在宝宝2个月时便会出现症状,主要为腹泻,大便呈烂糊状,严重时可呈水样状,带黏液或血,6个月~14岁宝宝可出现较严重的全身症状,如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贫血、发育营养障碍(也是区分乳糖不耐受的一些特有症状)。


(2)家庭护理

●食物导致的腹泻一般不用药物治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吃可疑食物。等宝宝长大了,肠道发育成熟了,一般到了3岁左右,食物过敏导致的腹泻就会减少很多。

●腹泻期间注意忌食油腻食物,通过饮食接触观察或医院检测过敏原的方法判断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对某种辅食过敏,可以延缓接触该食物的时间。


(3)预防方法

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牛奶、鸡蛋、小麦、大豆、燕麦、马铃薯、鱼等都是容易过敏的食物。有些宝宝同时对多种食物过敏,比如对牛奶过敏的宝宝,也对大豆过敏,这是因为两种食物中有相似的“攻击物”。


6.乳糖不耐受

新生儿吃奶粉或母乳就腹泻,多为此原因,这与家族遗传有关。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则多发生在肠炎腹泻后,吃含有乳糖的食物会再次腹泻,待宝宝乳糖酶分泌足量或活性恢复后,症状消失,一般需要半个月~一个月。


(1)症状

腹泻次数多,严重者一天可达10次,宝宝尿布上常常有黄色或青绿色稀便,腹部有咕噜声,总放屁,容易出现腹胀、肠绞痛,宝宝易哭闹。


(2)家庭护理

●先添加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再逐渐喂母乳或普通奶粉,根据耐受情况增加含乳糖奶类的量。

●可以添加乳糖酶辅助消化。

●乳糖不耐受腹泻产生时,需要停止含乳糖食物的接触,可以选择无乳糖配方的奶粉,大点的宝宝可以吃稍加热的酸奶。

●腹泻恢复后不要立即按照正常比例添加配方奶粉,可以先稀释,待宝宝乳糖酶活性增强再增加到正常浓度。

●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利于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逆时针按摩肚子宝宝好得快

1.逆时针摩腹3~5分钟

用食中指或者全手掌在肚脐四周外围做逆时针方向的推动,力度轻柔。如果天气冷,可以隔着一层衣服给宝宝按摩腹部,此时力道要稍微重一些。即便如此,这个手法整体来说也是非常轻柔的。如果你掌握不好力道,就尽量轻轻地按,时间长一些,也能以量取胜!


2.揉脐200~300次

用食中指压在宝宝肚脐上揉,揉的时候可以不分顺逆时针,用揉动肚脐来带动肚脐周围的肌肉。


3.推上七节骨300~500次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下向上从尾椎骨开始推至腰部最凹处。


4.按揉龟尾穴2分钟

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按揉,力度适中,不要太轻,但也无需太重!


宝宝拉肚子的饮食喂养原则

想要腹泻宝宝尽快康复,不能单靠纯粹的药物治疗,健康营养的食疗才是治愈腹泻的最佳伴侣。

1.粥能温暖宝贝的肠胃

腹泻宝宝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脱水,所以在宝宝出现腹泻后你一定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液体。除了补充水分外,对于可以喂养辅食的腹泻宝宝来说,粥无疑是恢复体能的最佳选择。

米粥不仅能温暖宝贝的肠胃,还能温补止泻。另外,米粥里含有的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磷、铁及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能及时补充宝宝的身体所需。


2.逐渐增加食物稠度硬度

当宝宝大便中水分开始明显减少,每天排便次数也减至3~4次甚至更少的时候,宝宝往往食欲开始恢复,且食量明显增加。这个时候,控制好饮食的平稳过渡对于顺利痊愈非常重要,宜逐渐增加食物稠度硬度,但仍需比平时软烂,且低脂低纤维;曾禁食或一两日内几乎未吃东西的宝宝,刚恢复进食时,从稠米汤开始,逐渐过渡至稀米粥或米粉、再到普通烂粥,从少到多添加食物。千万不要一看宝宝能吃了,立刻大鱼大肉开始进补,要心疼,更要理性。


宝宝拉肚子你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保留大便样本

若宝宝腹泻次数不多,没有其他症状,无法判断宝宝腹泻的原因,可以带着大便去医院化验,暂时不带宝宝去医院,以防交叉感染。你可以取一些有液体的大便,放在干净、不渗水的盒子里,或用保鲜膜包好,在2个小时内送到医院检查化验。


2.不要盲目禁食

如果宝宝频繁呕吐,或者在12小时内剧烈腹泻达10次以上,则应短时间禁食6~8小时,以减轻胃肠负担、休息肠道。但只要宝宝精神好,有食欲,母乳喂养的宝宝应该继续正常喂养,但应注意比原来次数多些;奶粉喂养的宝宝应该在所喂的奶中加相当于平时2倍的温开水。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给TA吃些清淡的食物,比如稀饭、粥、面条等。


3.必要时马上去医院

当宝宝拉肚子伴随高烧抽搐或大便次数超过8次以上,出现口唇干燥、面色发灰、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


4.不要擅自购药止泻

宝宝腹泻,有些爸爸妈妈着急买药治疗,或者直接就给宝宝贴上脐贴类药物,这些做法是很有风险的。在肚脐部位贴敷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辛温作用缓解症状,这种药物只对部分受凉引起的腹泻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没有用的,还可能耽误宝宝治疗。此外,对于由病毒引起的宝宝腹泻,若乱用抗生素药物,则有可能造成菌群紊乱,加重病情。


5.不要用糖果安慰腹泻宝宝

宝宝腹泻的时候胃口不好,或者哭闹不止,不要给宝宝糖果等甜食来安抚,这些食物含糖量高,糖在肠道里会引起发酵,从而加重胀气,宝宝的小肚子会更加不舒服,所以宝宝腹泻时最好不要给TA吃糖,可以换个方式来安抚TA。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