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不同方法!
Shauna Tominey博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童早期专家和育儿学家,她在研究项目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儿童和成人提供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技能。她还共同撰写了《停止、思考、行动:在儿童早期课程中的整合自我调节》一书。汤米芮博士目前正在俄勒冈州立大学担任实践和育儿教育专家助理教授一职。
你可能已经不记得如何识别自己的感觉了,但重要的是你已经学会了。你现在的任务是教会你的孩子正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有效管理情绪,这样他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积极的关系。
案例:我的眼睛怎么湿了?
一天,在看电影时,Katie惊讶地问旁边的妈妈:“妈妈,我的眼睛怎么湿了?”妈妈笑着说:“那是因为你眼中有泪。电影刚才演的那部分确实很悲伤,当我们感到悲伤时,我们就会流眼泪,有时我们笑得过头了,也会流眼泪。”
到底怎么了?
Katie其实获得了一个重要技巧:她认识到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是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身体(生理上)、声音来获得线索,识别感觉如何。遇到不同的线索,就有不同的感觉,比如面部表情:眼睛睁大或眯起来,抬头看或向下看,眉毛太高或拧在一起,嘴巴张开或者闭上,微笑或者皱眉。
生理表现:心率(或快或慢),呼吸(急促还是舒缓),肩膀(紧或松)。
声音的语调:高还是低,严厉还是温柔
如何帮助孩子?
这里有一些方法你可以试试,能够帮助孩子识别情绪。
针对婴幼儿
识别孩子的情绪线索,帮助他们发展情绪词汇,看到什么线索,就把情绪描述出来。比如:“呀,我看到一个大大的皱眉,你是不是沮丧啦?”或者“我看到一个大大的微笑在你脸上跳动,你是不是特别幸福呀?”
帮助你的孩子了解情绪线索和情绪的关联,展示给他:“今天我太累了,你看,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而且我的行动是多么缓慢。”
和孩子一起玩布娃娃的游戏,帮助他识别情绪:“我觉得这个小娃娃很伤心,你能告诉我她什么时候会伤心吗?我们对她做什么能让她发疯?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
针对学龄前儿童
寻找情绪线索。当你给他讲故事时,可以根据书中的图片谈谈你们的感受,比如里面人物的嘴巴、眼睛、眉毛,这些线索都代表什么情绪。
同时问一下关于线索的问题:“她的嘴说明什么?看看她的眼睛和眉毛。你觉得他现在是用什么声音说话的?”然后试着模仿书里的人物表情和语调问:“现在我模仿他,看看我的脸,你也能模仿吗?”
用不同的感觉唱歌,你可以配合自己的感觉来做表情,轮流做,让对方猜猜你要展示的情绪。你也可以在镜子前玩这个游戏,这样孩子就能看到自己做的表情了。
作者介绍:Susan E. Rivers博士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也是情商、社会和情感学习方面的专家。她是耶鲁大学心理研究院的一名成员,耶鲁大学情感智力中心的创立者并担任副主任一职,也是RULER组织的共同开发者,RULER组织在高中教室为大众提供幼儿情绪智力教学。里弗斯博士目前是iThrive(我成长)的执行董事,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帮助青少年发展社交和情感技能,并通过数学游戏来培养积极的心理习惯。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