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上小宝开始,宝妈就憧憬着未来大宝小宝相亲相爱。然而,当小宝真的来了,相爱相杀的戏份就开始不断上演!最激烈的就是抢玩具了,大宝硬要抢,小宝不撒手,不是这个哭了就是那个闹了,每一天都是大战即将爆发的节奏!家有俩宝,烦恼不少,遇上大宝小宝抢玩具,宝妈该怎么办呢?
接纳冲突最关键,相爱相杀是常态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生来就能够相亲相爱,不争不吵不打架。然而,对于两个朝夕相处的孩子来说,冲突将是伴随他们一生的生活常态。
一组来自美国的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3~7岁的孩子,每个小时会发生冲突3.5次;2~4岁的孩子,发生冲突的频率是最频繁的,达到每小时6.3次,即平均不到10分钟,就有可能吵架一次或者打架一次。
家有俩宝,冲突无可避免。允许并接纳孩子间的冲突,是我们开启二孩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们自身成长非常重要的一步。
不要忽略孩子的情绪
大宝小宝争抢玩具免不了哭闹,很多父母会着急制止孩子的情绪,“不许哭!”“别哭!”也有些孩子不哭,但是会闹脾气,看起来很倔,或者有些委屈。
其实,情绪只能疏导,不能被压制——内在积压愤怒,总要找到出口爆发。经常阻止孩子发泄情绪和表达内在需求,容易让孩子变得习惯性屈服,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不要强迫大的让小的
在两个孩子抢玩具时,很多父母都说过大宝,“你大一些,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呀!”孔融让梨,大的让小的,传统文化上没有问题。但却容易造成弱势的孩子学会用“哭闹、耍赖”“求助”等方式,去获得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也会遭到强势孩子的反抗。
另一方面,父母阻碍了拥有玩具的孩子物权观的发展。因为3岁前后,孩子还处于“自我中心”的时期,不肯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是捍卫自我的一种外在表现。
不要帮孩子们解决问题
当孩子们在争抢玩具时,很多父母都会赶紧替孩子决定玩具的归属,帮孩子解决问题。 看起来,父母成功地解决了孩子们的冲突,但这样其实影响了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冲突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机会。它让孩子听到不同观点,帮孩子懂得别人的感受,并习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心理学大师皮亚杰所说:“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社会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
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了以后,必须要亲自去面对问题,才能学会应对技巧。宝妈可以尝试把处理冲突的权利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大宝/小宝会因为一样东西跟小宝/大宝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讨价还价,学会了协商,学会了交换,甚至进一步学会了分享。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