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孕育

找母婴知识就上宝宝树

二胎妈妈,要更加注意数胎动

宝宝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妈妈的每条神经,如胎动。胎动正常,表明子宫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宝宝在健康地生长发育。如果胎动突然减少或增加,则是胎宝宝发出的求救信号,准妈妈要格外注意。

什么是胎动?

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一般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 五 个月开始,大部分准妈妈就可以明显感到胎宝宝的活动,胎宝宝在子宫内伸手、踢腿、扭动,从而冲击子宫壁,出现胎动。所以,从孕16周开始,准妈妈就要注意检测胎动,尤其是二胎、高龄产妇,更应该注意。


胎动是什么感觉?

孕妈妈对胎动的感觉并不一样。有的孕妈妈感觉像鱼在水里游,有的感觉像鸟儿在飞,有的感觉像小猪一样在拱、像青蛙在跳,还有的感觉像血管在搏动,像在蹦、蠕动、跳动等。这些描述都是孕妈妈的主观感受,并不能说明胎儿是如何动的。


二孩妈妈更容易感受到胎动

胎动现象其实在怀孕期间早就产生了,据研究,胎儿在妊娠8周以后,至少13分钟就会有一次胎动,只是早期孕妈妈感受不到而已。二孩孕妈妈感受胎动的时间较早,一般在 16~18 周就能感受到胎动,而初次怀孕的妈妈会在 18~20 周感受到胎动。


胎动的规律

胎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因为胎宝宝也有自己的生物钟,昼夜之间胎动次数也不尽相同。一般早晨活动较少,上午8—12时比较均匀,下午2—3时最少,以后逐渐增多,晚上8—11时胎动最活跃。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胎宝宝在准妈妈吃完饭后胎动比较频繁,而当准妈妈饿了的时候,胎宝宝就比较老实安静。


如何检测胎动?

检测胎动十分简单方便,准妈妈在家自己就可以进行检测。方法是取仰卧或左侧卧位,将手放在腹壁上就可以感觉胎动,然后开始计数就可以了。胎动计数是最简单、直接、准确的自我监护方法,是二胎、高龄产妇必须要做的。


计算固定时间的胎动

准妈妈每天分早、午、晚,各固定1小时记录胎动次数。如早上8—9时,中午12—13时,晚上20—21 时测量胎动。然后再将3小时胎动数相加乘以4,就可以表示 12 小时的胎动数了。

胎动异常的信号

一般来说,胎动异常的信号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胎动频繁,或无间歇地躁动,这可能是子宫内缺氧的信号。

2.胎动比平时明显增多,而后又明显减少;或者胎动幅度突然明显增大,而后又变得微弱,则都视为胎动异常。

3.胎动异常不仅表现在次数上,还表现在性质上。如果出现异于平常的、强烈的、持续不停的扭动或踢动,或是微弱的胎动,都是异常的表现。

4.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这是胎儿在子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


Tips:准妈妈自我检测胎动,是最经济、最简便的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方法。但胎动计数不是监测胎儿状况的唯一指标,若发现异常应结合其他监测方法,寻找原因,并且及时就医。


(资料来源于《协和专家 + 协和妈妈圈干货分享·怀孕》,马良坤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