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

孕育养娃神器

育儿问题搜这里

警惕宝宝饮食中的“隐形糖”

要是问宝宝最喜欢的食物,十有八九的回答都是甜食,各种糖果啦,糕点啦。不是说宝宝完全不能吃糖,但是家长们也要关注下,让宝宝尽量避免摄入营养价值很低的添加糖(如白砂糖,麦芽糖。。)

摄入过多的糖到底有危害?

宝宝摄入过多的糖,最直接的是造成龋齿和肥胖问题,而很多营养相关性慢性病,比如II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以及微量元素缺乏、近视、缺钙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等等也都与其相关。英国营养专家甚至指出,添加糖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烟酒相同,并将之形容为“新型香烟”。


警惕生活中各种“隐形糖”

很多家长觉得,平时也不怎么给孩子买甜食吃,偶尔吃糖果巧克力不会有啥问题吧?但是事实上,很多糖分是隐藏在我们日常的各类食物中的。

1.饮料里的“隐形糖”

超市里大多数“果汁”看着非常健康,其实几乎和糖水差不多,尤其是“果味饮料”,就是由糖、甜味剂、酸味剂和食用香精调制而成。给宝宝喝一杯所谓的“健康”果汁,却让他喝进去了比可乐还多的糖分。

2.烘焙食品里的“隐形糖”

眼下妈妈们自己烘焙面包、蛋糕、饼干等食物成了一种时尚,但焙烤食品和面点一向都是糖的大户。不要说市售甜面包、甜饼干中要加糖15%—20%,即便是自己做,比如100克白面包中需加入10—20克左右白糖,这还不算其本身的淀粉含量。所以,尽管看着宝宝大口吃的样子很满足,但也要注意不要吃太多哦。

3.零食中的“隐形糖”

水果糖、雪糕类含糖量就高得不用说了,比较容易忽略的是酸奶,还有一些水果干、果脯之类,为了防止变质,也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

4.饭菜里的“隐形糖”

很多妈妈会忽略宝宝在日常饭菜里吃进糖的数量,比如,给宝宝熬的红豆汤、绿豆沙、银耳汤之类肯定会放糖,咳嗽啥的再给孩子炖个梨汤……这里面的糖也得算进去。


如何控制好宝宝糖份的摄入量?

作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糖并不是洪水猛兽,每天摄入适量的糖类对于孩子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关键在于怎么控制。

1.控制好宝宝零食

如果宝宝不要,就别主动给宝宝零食,高糖类零食,像彩虹糖、棒棒糖、巧克力等,妈妈们平时可以少买甚至不买。甜饮料也是不建议喝的,包括可乐、汽水、市售果汁饮料、乳饮料等各种带甜味的饮料。如果孩子们不喜欢单单喝水,可以往水里挤点柠檬汁或橙汁,或者放些薄荷、草莓,这样他们或许更容易接受。

2.学会看包装配料表

配料表是采取递减的原则,各种配料按照加入的量多少排序。比如白砂糖在第一位,说明其在配料中占的比例最高。其他的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就意味着其“隐形糖”的含量可能不少,吃起来应有所节制。

3.家庭饮食注意调味

日常做菜时,调味尽量清淡,即使要放糖,也尽量控制,能减一点是一点,最好限制在不明显感觉到甜味的程度。当然,除了糖,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中,每百克大概含有15克左右的糖,也是要注意的。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