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
体格:粗大动作-运动、平衡与协调-扶着家具行走
宝宝在10个月之后就有了尝试要走的,到了11个月,就进入的学步初期,有些宝宝已经可以扶着沙发、椅子自己走几步了。而在这一时期,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引导宝宝扶走,为之后的行走打下基础。
宝宝准备好了
宝宝在可以扶着家具走几步之前,是需要身体肌肉和力量的支持,而宝宝在进行爬行、站立的成长里程碑之后,宝宝的身体肌肉和骨骼发育,已经为宝宝能够扶着家具行走,提供了生理基础的支持。
扶着家具走对于宝宝来说,不仅是宝宝能够站立行走的前期运动储备,在宝宝扶着家具走的时候,也是宝宝活动范围扩大的过程,当视野扩大之后,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会增强。
扶走的误区
学走是宝宝很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妈妈们也极其重视,但也往往存在许多关于引导宝宝学步的误区。
误区一:越早越好
10~15个月是宝宝正常学步的年龄段,但一般10个月之后,宝宝就会呈现出想要走路的强烈欲望,很多家长,尤其是长辈,会认为宝宝早走路是聪明的表现。但其实,如果过早学步,容易造成宝宝罗圈腿,也就是俗称的“O”型腿。
误区二:牵着孩子走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扶着沙发学走,出于担心宝宝摔倒,或想要宝宝更安全学走的目的,会用手牵着宝宝往前走,最常见的就是用手搭在宝宝的腋窝上,提着宝宝往前走。
家长的人为干涉,表面上是让宝宝走路更顺利,减少了学步的“蹒跚”状态,实际上是在剥夺宝宝训练平衡与协调的机会,不利于宝宝之后平衡感的发展。
并且,宝宝在学走的时候,尽管避免不了摔跤,但宝宝也是聪明的,他懂得如何在摔跤时往下坐,或用手防御,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安全意识。而家长人为的保护,让宝宝缺少了摔跤这一危险的前提条件,会影响宝宝安全意识的建立。
正确帮助宝宝度过扶走阶段
1. 练习蹲,增强宝宝腿部力量
腿部的肌力和身体的协调度,是宝宝学步的生理条件。在宝宝扶走的阶段,爸爸妈妈
可以协助宝宝进行蹲下、起来的练习。比如,让宝宝扶着椅子满满站起来,再慢慢蹲下去。通过蹲下练习,在增强宝宝腿部力量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宝宝的身体协调性,为宝宝之后的学走打下基础。
2. 吸引物,增强宝宝扶走的自主意识
在宝宝扶着物品行走的初期,一般都是横着走,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交替行走,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保证扶走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多制造宝宝能够进行扶走的机会。
运用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去吸引宝宝扶走也是不错的方式哦。声光玩具一直对宝宝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道具,妈妈可以给宝宝打开费雪的音乐伙伴小贝贝,放在沙发的的不远处,开启鲜艳的灯光,播放趣味的音乐,摇晃着脑袋,手舞足蹈的小贝贝,会吸引宝宝自主扶着沙发,往小贝贝的方向移动。
3. 正确使用学步车,学步更顺利
在宝宝有了一段时间的扶走时期后,妈妈可以使用学步车,作为宝宝学步的工具,让宝宝学步更安全、顺利。
在宝宝可以扶走的阶段,费雪的四合一摇摇小狮子学步车,弧形设计,方便宝宝抓握,能让宝宝推着走,让宝宝全身的腰背、颈部和腿部肌肉得到发展,促进骨骼发展。有坐着玩、推着玩、踏步走、摇着玩等多种功能,让宝宝从坐玩到走,不间断成长,更有美妙的音乐,让宝宝学步更有趣!
当宝宝进入扶走阶段,预示着宝宝即将达成在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重大里程碑——走路。爸爸妈妈应该在保证扶走环境安全的大前提下,科学而又有效的帮助宝宝扶走,为之后宝宝行走做好准备。
育儿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同时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疗保健师。
©2019美泰集团版权所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