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宝宝吃饭的问题会让家长头痛不已,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如偏食、挑食、不能独立用餐等等。因为对自闭症宝宝很难用语言进行交往和沟通,无法“说给他听”,解决宝宝吃饭的难题需要家长“做给他看”,通过具体的行动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吃饭”这一活动的全部含义。
宝宝就餐时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是儿童的天性,但在多数自闭症宝宝的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吃饭的时候一刻都不能安稳的坐在桌旁,跑来跑去。
训练办法:
家长在训练宝宝吃饭时,应首先确保他已经在位子上坐稳,这对于自闭症宝宝显得尤其重要。用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固定的地点,要让孩子形成一个概念:这个地方是用来吃饭的,不能做其他的事。训练初期,家长可以把餐桌放在墙角,让孩子在里面吃,起到半强制的作用。同时,在固定的时间内吃饭,让宝宝形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到了时间他自然会感觉到饿,大大提高吃饭的欲望。
宝宝无法正常表达需求
自闭症孩子平时多表现出呆滞状态,不会表达,吐词不清,很多时候会通过叫喊或者拍肚子等怪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他们在眼神上也没有交流,表现为眼神不敢直视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亲切的目光交流,对待父母像陌生人一样,所以比较难明白孩子究竟想要什么,饿不饿。
训练办法:
父母要学会更加细心观察宝宝的行为表现,通过宝宝更多的身体语言理解孩子的意思。妈妈也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宝宝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该吃饭时,就叫宝宝表达说“饿了”,多在吃饭场景下教宝宝学说“饿了”表达自己,重复练习有利于帮助宝宝联系上饿了要吃饭这样的需求表达。
宝宝无法掌握用餐工具
自闭症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差,不能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使用勺子、筷子,这会影响他吃饭的积极性,从而拒绝进食。
训练办法:
对于手部动作极端不灵活的孩子,要在吃饭时间以外进行辅助性训练,如:抓握训练,通过手提物品等活动练习抓握能力;通过穿珠子,插木棒等活动练习小肌肉的动作及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可以让宝宝在平时用勺子练习夹取较大、较软的物品,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他习惯使用两只手配合(如:右手拿勺匙时左手去扶碗),为孩子掌握吃饭的技巧打下基础。
宝宝容易受情绪干扰
自闭症宝宝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表现的急躁不安,从而出现抵制吃饭的行为
训练办法:
在吃饭前放一点轻松和缓的音乐,使宝宝情绪平静,让他从内心真正地喜欢在这样自然、轻松的环境里进食。当宝宝发脾气时,不要斥责他,这不仅会使饮食本身不愉快,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让他惧怕吃饭,家长可以陪他说说话,给他讲一些小故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吃饭当作“顺带”事给做了。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