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

孕育养娃神器

育儿问题搜这里

如何培养宝宝夜间睡眠模式

【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

体格:健康与安全-睡眠常规-每晚睡10-12个小时

 

宝宝13个月了,一周里有几个晚上能自己睡10-12个小时,爸妈终于不用担心他的睡眠。但其实,很多妈妈在这个阶段也会发现这个问题:宝宝喜欢半夜玩,妈妈也无可奈何。

说到底,这也是宝宝适应夜间睡觉,以及睡整觉的问题。

夜间整睡是睡眠常规与生物钟协调的体现

大多数宝宝在6-12个月的成长阶段,白天睡眠时间将开始逐渐减少,上、下午会各睡1觉,而到13-15个月时,82%的宝宝会有两次小睡,每晚能够睡10-12小时,也就是,宝宝已经具备了睡整觉的能力。

随着宝宝吃奶习惯的变化,夜间喂奶的需求逐渐减少,此外,这一阶段宝宝控制排泄的肌肉也逐渐发育,将学会在夜间控制大小便,因此爸妈会发现宝宝夜醒次数也在减少。

可以做到夜间整睡表明宝宝体内生物钟与父母帮助培养的睡眠常规相协调,睡眠常规逐渐形成。

培养健康睡眠模式,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睡眠充足且睡眠质量好的宝宝体格发育也更好。这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在夜间22:00至次日凌晨,完整的夜间睡眠对体格成长有所帮助。

睡眠充足的宝宝,适应力强、友好、情绪稳定,反之如果宝宝一天之中的睡眠时间不够充分,常表现出急躁、易怒、倔强。

拥有优质的睡眠就需要帮助宝宝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培养健康的睡眠模式。

习惯的建立并非易事,从小开始培养,有利于宝宝尽早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如何帮助宝宝建立健康夜间睡眠模式?

夜间能够整睡,体现睡眠常规的养成,然而夜间睡眠模式的维持还需要爸妈在平时多留心,才能帮助宝宝巩固规律作息模式,使体格和心理都健康发育。

1. 做好睡前生理准备,养成睡眠生物钟

在宝宝真正进入睡眠状态前,爸妈可以提前20~30分钟让宝宝在床上躺好。

根据儿科医生的建议,一部分宝宝在床上休息时,10~20分钟之内会有排便现象,帮助宝宝让睡眠开始于正确的生物时间范围内,通过养成生理规律培养睡眠生物钟。

接着就可以将灯光调暗,利用费雪星空海洋灯营造出的睡眠气氛,唤起睡意,让他明白海洋灯亮起意味着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促进生物钟形成。

2. 帮助摆脱奶瓶,培养独自入睡习惯

宝宝满周岁后逐渐不需要夜间饮食,睡前还让宝宝使用奶瓶帮助入眠容易误导宝宝将奶瓶作为精神依赖,影响宝宝学会在夜间独自入睡。

当然帮助宝宝摆脱奶瓶并非听起来这么容易,为了帮助宝宝逐渐摆脱奶瓶的依赖,夜间睡觉时间如不得不使用奶瓶,可将奶替换为白水,或鼓励宝宝用杯子喝水,以此学会渐渐忘记奶瓶的存在,养成学会独自入睡的习惯。

3. 打造舒适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众所周知,舒适的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梦幻如海水般的灯光中,带给宝宝安心的被包裹感,能有效帮助宝宝更快进入睡眠。为宝宝打造舒适睡眠的体验,首先就需要保证宝宝的小被子柔软又保暖,费雪长颈鹿睡袋能够保证宝宝的深度睡眠质量,减少被褥对皮肤的刺激,也有助减少宝宝的夜醒现象发生,帮助提高睡眠品质。

宝宝在这个年龄变得机敏好动,晚上很难平静下来。但规律睡眠模式的建立也非一蹴而就,需要爸妈坚持长期耐心地培养,大多宝宝在夜间哭闹将减少,并且最终学会自己入睡。

 

参考文献:

[美]斯蒂文·谢尔弗主编,《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育儿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同时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疗保健师。

©2019美泰集团版权所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