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
社会情绪:自我表达与自信心-自我认同-使用自己的名字
越来越觉得宝宝的成长太快了,现在居然都能够用自己的名字进行自我介绍了,虽然只是简短的“我的名字叫…",但这却是宝宝成长的巨大进步。
宝宝能够自我介绍背后的秘密: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是一种对自我形象的认知。这个阶段,宝宝的自我认同,不仅表现在认识了自己身体的部位,同时也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指的就是他本人。能够表达“玥玥想喝水”,但可能不会说“我想喝水”。
另外,宝宝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并能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这表明宝宝已经能够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与别人的名字区别开来了。是一种意识上自我认同的表现。
宝宝自我认同的培养
自我认同是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在儿童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中,家长要教会孩子,不仅是要全面认识自己,并能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性格。
如何培养这时候宝宝的自我认同感:
在宝宝的“主我”意识能够用过语言表达出来之后,妈妈们也就可以开始培养宝宝的自我认同感,让宝宝的性格成长更健康。
1)情景模拟游戏,建立宝宝自我与名字之间的联系。多叫宝宝的名字,给宝宝牢固地建立自己名字与自我之间的关联,让他明白自己的需求名字的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在亲子活动的时间,妈妈可以跟宝宝一起玩费雪美高音乐农场积木的情景模拟游戏,让宝宝扮演农场场主,悉心照顾农场中的牛、羊、马等,妈妈在一旁帮忙,可以不时询问,“宝宝需要妈妈帮玥玥什么忙啊?”、“玥玥,牛好像饿了呢?”不断加深名字的是自己的认知。
2)团结互助游戏,增强宝宝的自我认同。宝宝在自我认同的发展过程中,会喜欢模范爸爸妈妈的行为,如做家务等。妈妈可以和宝宝玩协作游戏,让宝宝感觉自己被需要,增强宝宝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培养宝宝的自我认同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宝宝感觉自己被需要。拼搭积木不仅能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还能培养宝宝的协作能力。爸爸妈妈在和宝宝玩费雪美高积木时,可以时不时向宝宝寻求帮忙,“玥玥,帮妈妈拿一个绿色的积木好吗?”、“妈妈需要玥玥帮忙将这个积木拼搭上去!”等等。不仅能促进宝宝对颜色、数字等的认知,还能让宝宝在给妈妈帮助的过程中,体会被需要的感觉,增强宝宝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感的培养与形成,对宝宝自信、勇敢等积极性格的完善,以及在宝宝的成长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加强宝宝对自我的认知,增强宝宝的存在感和需要感,都是培养宝宝自我认同的好方法。
育儿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同时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疗保健师。
©2019美泰集团版权所有
用户评论